【摘 要】
:
在国家极地考察委员会的支持下,1993 年在南极中山站布设了Brewer#074光谱仪开始了臭氧总量、UVB 光谱(290~325nm)和NO2 柱浓度的观测;2007-2008 国际地球物理50 周年纪念期间,在中山站又布设了抑制杂散光能力强Brewer#193 光谱仪开始逐渐接替Brewer#074 观测,2008-2009 年期间还在中山站开展为期一年的臭氧探空观测;2010-2011 年期
【机 构】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极地考察委员会的支持下,1993 年在南极中山站布设了Brewer#074光谱仪开始了臭氧总量、UVB 光谱(290~325nm)和NO2 柱浓度的观测;2007-2008 国际地球物理50 周年纪念期间,在中山站又布设了抑制杂散光能力强Brewer#193 光谱仪开始逐渐接替Brewer#074 观测,2008-2009 年期间还在中山站开展为期一年的臭氧探空观测;2010-2011 年期间原Brewer#074 光谱仪与MKIII#193 光谱仪在中山站同时被传递标准Brewer#197 校准之后,Brewer#074光谱仪撤离南极中山。本文主要汇报自1993 年以来南极中山站地区Brewer 光谱仪观测结果。根据2010-2011 年校准,对1993-2010 年Brewer#074 在中山站的臭氧总量地基观测结果进行分析,尤其是在高太阳天顶角下臭氧总量的误差分布。在此基础上,与卫星臭氧总量的结果进行比对,讨论中山站地区“臭氧洞”发展、变化的趋势特点。另还根据Brewer 光谱仪直接跟踪太阳光的观测,反演了UVB 波段(320nm)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并对UVB 光谱观测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其他文献
煤矿因其所处的特殊的地理环境而极易遭受雷击,从现实情况中也不难看出近年来煤矿因遭受雷击而造成的生产事故不断发生。本文浅要分析了煤矿易遭雷击的原因,煤矿的雷击安全隐患,从而将煤矿各部位和系统易遭受的雷击损害形式进行了归类,并进一步针对不同雷击损害形式对煤矿的各部位和系统做了必要的防雷保护设计。希望本文对目前的煤矿防雷工作有所帮助。
为了对各地防雷减灾工作提供比较科学的理论指导,利用2002-2008 年湖南省14 个市的雷电灾害统计资料,结合湖南省各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口密度特征,引用了雷击密度、雷电灾害频度、生命易损模数以及经济易损模数作为各市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然后得出各市综合易损性指标,最后形成了湖南省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结果表明,某一地区雷击灾害的发生以及其造成的损失不仅与该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有关,也与
在Visual Basic 6.0 编程环境下,通过SQL Server 数据库技术和串口通信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多层土壤电阻率在线监测系统软件.多层土壤电阻率在线监测系统软件不仅能够通过GPRS 模块或串行接口控制多台监测仪监测多层不同深度的土壤电阻率值或不同接地体接地电阻值的变化,而且通过该软件系统还可以实现对土壤电阻率和接地电阻采样数据的实时显示与保存、数据查询、数据统计、数据分析等功能.目前,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事业。只有创新气象科技体系和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气象科技服务能力。本论文以县域的气象科技服务为研究对象,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县域气象科技服务体制的缺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气象科技服务难以脱离行政气象、业务气象而作为产业气象(企业)独立存在,产业组织的管理、运行、经营,都打上了深深的行政管理烙印,留下了重重业务管理痕迹,基本上是“事
本文是对一个新建县级台站的气象文化建设的轻度策划.根据气象文化特点和台站建设进程,首先明确了工作思路,即提升物质文化,规范行为文化,主攻精神文化.之后制订了五项建设原则:价值导向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整体协调原则、简洁实用原则和突出特色原则.根据前面的思路和原则,重点策划的内容有:1、三园合一.在对台站现有基础设施和地方历史文化的考察和分析后认为,院内具有明晰的生态、科技和文化三条主体功能线,可建绿
本文利用MODIS 第1、3、6 通道的观测,使用二分迭代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方法直接求解,实现陆地上空大气气溶胶特性的反演。并且将这一方法应用到2011 年9 月25 日华北地区的一次污染过程的反演中,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演出此次污染过程的细节特征。将本文所述方法反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与MOD04 产品的光学厚度进行比较,两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但是本文方法所得结果有10%的偏小。对本文方法的详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臭氧光化学反应形成的重要前提物质.因此,研究VOCs的变化特征及来源是非常有意义的.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广州番禺大气成分站测定环境空气中VOCs,分析VOCs浓度变化规律及组成特征.同时为了更好的鉴别VOCs来源,对采样点附近的工业源、不同VOCs物种的化学生命周期和气象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同时结合分子标志物、后向轨迹模型来探索采样点VOCs的来源.结果表
香港天文台于2 0 0 5 年设立闪电定位系统,监测香港及其邻近地区的闪电活动。近年各地的硏究指出,闪电次数的变化与雷暴或对流系统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本文分析了闪电定位系统的数据,进行应用于监测香港暴雨发展的研究。初步结果显示,闪电数据在临近预报的应用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透过监察闪电次数的变化,有助预报员掌握雷暴的发展。
为了探讨不同大气污染过程下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组分的差异,分析比较了2009 年10 月16~30 日持续污染、2010 年4 月27~30 日沙尘污染、2010 年6 月14 日秸秆焚烧污染这3 次污染过程中气溶胶(PM10、PM2.1 和PM1.1)及主要水溶性离子(NH4+、Mg2+、Ca2+、Na+、K+、NO2-、F-、NO3-、Cl-、SO42-)质量浓度及其谱分布.结果发现,3 次污染
利用气候模式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CAM3.1)作为工具,在保持模式陆-气之间能量、水量守恒的状况下,通过在其陆面模式Community Land Model(CLM3.0)中引入了未冻水过程,改变了冻土中的水热属性,分析了欧亚区域气候对冻土变化的敏感性、东亚季风对冻土变化的响应等相关问题.通过研究发现:(1)未冻水过程较为显著的改变土壤中冰、水比例,其对地表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