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卫星钟差预报的双因子联合抗差方法

来源 :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iakou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时钟同步在具有高精度钟差测量特性的同时经常由于大气和噪声影响产生观测粗差,需采用恰当的算法实现对卫星钟差的拟合与预报以提高定位精度与实时性.传统抗差卡尔曼滤波算法在卫星原子钟钟差估计与预报中采用单因子抗差,对小粗差的抗差效果有限.增加钟速观测量及其降权因子改进了观测方程,进一步分析了钟速降权因子的敏感特性.通过构造可以对钟差降权因子进行合理缩小并及时还原的调整函数,将钟速降权因子与钟差降权因子联合抗差,提高了抗差效果与对小粗差的敏感性.仿真表明本文提出算法能有效对较小粗差进行抗差,24 小时钟差预报精度达1.30ns,比抗差卡尔曼方法预报精度提高47.6%,比双因子抗差方法精度提高12.8%,对量子卫星钟差预报具有实用性.
其他文献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是全天候、高精度、区域性的导航定位系统,具有导航定位、双向通信及授时三大功能.在某些区域,由于可视卫星数较少,或者由于卫星的几何分布不佳,使定位精度、可靠性无法达到用户要求.另外,信号传输过程中带来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例如卫星钟差,电离层时延,多径效应等,也是影响北斗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基于以上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可靠地解决方案—基于
为了提高相干布居囚禁(CPT)原子钟的频率稳定度,开展了CPT原子钟的微波功率的实验研究.研制了125mm3的吸收泡,充入30Torr的缓冲气体N2.实验得到了2%的CPT信号对比度和374Hz的线宽.VCSEL工作在70℃~72℃,对于不同的工作温度,都相应地存在最佳的微波功率使CPT信号对比度最大.实验结果为进一步改善CPT原子钟的频率稳定度提供了参考依据.
针对TurboEdit算法对小周跳不敏感及引入伪距导致探测精度降低的问题,在改进Geometry-Free(GF)组合方法和Melbourne-Wübbena(MW)组合方法阈值及其周跳探测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先利用GF 组合探测,再利用MW 组合进行补充探测的处理步骤,来提高周跳探测的灵敏度与修复的准确性.采用GPS和BDS实测双频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准确探测并修复所有模拟的周跳.
目前,对国际全球GNSS开放服务进行监测评估已成为GNSS运营机构的重要目标.我国启动并实施全球导航卫星连续监测评估系统(iGMAS)建设,将为GNSS用户,特别是北斗系统用户,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卫星导航服务.分析中心作为iGMA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系统框架下,提供全时、持续、稳定、可靠的产品生成和业务服务.本文基于自动运控系统设计内聚耦合理论,提出自动运控系统分层设计原则.同时,以iGM
测量通道时延误差是影响卫星导航系统星地时间同步精度的重要因素.数字多波束天线收发通道分离,多个收发通道随机配对使用,其测量通道时延的准确性除考虑每个独立的测量通道时延的准确性,还需考虑多个通道之间的时延一致性,因此需对数字多波束天线的多个通道的时延一致性进行测试.数字多波束天线多通道时延一致性测试可分成单系统研制和系统联试两个阶段进行.在单系统研制阶段,提出分时伪距比对法对发射分系统的多通道时延一
应用惯性测量系统进行导航定位与姿态测量时,系统模型方程的建立与地球模型和重力模型有直接关系.惯性测量系统工作过程中,地球引力加速度不可区分地反映在加速度计的比力测量中,因此重力扰动(包含重力异常和垂线偏差)一直是捷联惯导(SINS)系统的误差源之一.对于中低精度的捷联惯导系统,由于惯性器件的自身误差(陀螺零偏、加速度计零偏等)相对较大,一般忽略重力模型对系统造成的误差.而随着激光陀螺等惯性器件精度
卫星导航信号出现数字异常会降低导航系统的服务性能.针对国际民航组织(ICAO)提出的卫星导航信号异常模型中的数字异常,对其时域进行理论分析,并深入分析了数字异常对导航信号产生的影响,如相关峰的平顶现象和频域异常尖峰,并对其影响进行量化分析.通过仿真分析了数字异常导致的伪距误差,得出当延迟0.12个码片时,会导致8m的伪距误差.提出的分析方法与分析结果可以用于指导导航信号异常现象的检测.
随着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的不断发展,对于定位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各个卫星导航系统需采取各种措施来消除或减小各种误差对精度的影响.其中,在导航信号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大气电离层的色散效应而造成的电离层延迟误差是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过程中所必须克服的一种主要误差.基于通信卫星的转发式卫星导航系统CAPS(Chinese Area Positioning System)是中国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
随着基于位置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基于移动网络辅助的A-GNSS技术已经成为手持导航终端的必配技术.GPS、GLONASS和Galileo系统均已经加入3GPP标准,而我国的北斗系统还处于加入3GPP标准的推进中.本文基于作者参与A-BDS技术加入3GPP协议的工作内容,以GPS L1C/A性能指标为基础,考虑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EO/NGEO卫星导航电文和信号格式的独特性,对BDS B1性能指标进
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已完成了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能够在我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较高质量导航定位服务.为提高用户实时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可以通过实现多系统信息融合,增加用户的可见卫星数.本文总结了BDS/GPS融合定位的模型,描述了相关算法,并通过实验测试了BDS/GPS融合动态定位性能.实验结果表明,BDS/GPS融合可以提升动态定位效果.通过BDS/GPS融合,用户可见卫星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