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水土保持和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入手,简述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重点介绍了延庆县小流域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情况。
【机 构】
:
北京林业大学,100083 延庆县水土保持工作站,102100,北京
【出 处】
:
2008年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水土保持和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入手,简述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重点介绍了延庆县小流域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情况。
其他文献
苍溪县立足本县水土流失实际,因地制宜,坚持不懈,以庭园水保建设为基础形成了具有规模、具有特色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本文介绍了庭园水保这一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产生、发展和重要作用,提出了山区农民致富与改善人居环境和建设农村应走的道路。
本文根据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韭园沟小流域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土壤侵蚀垂直分带规律、坡面治理与沟道治理的关系分析,结合治理实践,提出了韭园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的配置模式,并对其完整性、水资源综合利用及效能进行评价。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而新农村建设则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难得的发展机遇,拓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空间,有力地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两者之间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应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对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小流域内涵进行研究,提出了建成生产能力高、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社会主义新农村小流域的方法。探讨了经营和发展小流域的径流泥沙循环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等多种循环经济形式。分析了黄土高原小流域现有治理状况,总结出8种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攻方向。认为可持续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应该促成工农兵学商全社会参与,国家、集体、个人、外资等多元化、多渠道投
本文重点分析了生态环境建设与相关部门之间、建设与成果管护、生态建设与资源开发、水土流失治理与自然修复、退耕还林与粮食生产、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等多方面的关系,以求通过正确处理各方面之间的关系,推进生态建设的健康发展。
运用博弈论的原理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各种制约因素进行辩证分析,认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复杂的博弈体系,只有统筹规划,建管结合,综合治理,才能促进小流域治理又快又好地发展。
沽源县是河北省张家口市水土流失程度最严重、农村贫困人口最多的北部县区之一。自1989年以来,国家先后在沽源实施了白河、黑河、滦河流域治理项目、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21世纪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土保持项目等一系列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至2006年,全县共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406.68km。针对目前小流域综合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与目标。今后一个时期,通过广泛深入
草冲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通过三年生物、工程、农耕三大措施相结合的生态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小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和巩固、土地结构优化配置、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保障,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山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华宁县被列为"珠治"试点工程县后,积极探索治理新模式,结合项目区实际,提出治理新思路,即:政府统筹,部门配合,依靠上级支持,发动群众参与,形成工作合力,以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为着力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治理后生态环境和山区农业生产条件极大改善,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隆德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制约着全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半个世纪以来,隆德县广大于部群众在历届县委、政府的带领下,坚持"水保立县"大搞流域综合治理,特别是1998年以来,把梯田、退耕还林(草)、生态修复、坝系和"四荒,,造林种草等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捆绑项目、整合资金、集中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累计治理水土流失而积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