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深化武术非遗研究,促进武术的传承和发展,针对当下武术研究"重外在保护轻本体探索、重技术和历史源流整理轻拳种文化标识及传承人确定"等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国外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中整理出拳种文化生产的过程和经验,并以此思考武术非遗文化标识的生产和传承人培养与认定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首先,在选拔条件中物色合适人选。研究认为,个人与拳种的结合应是个人惯习与拳种惯习的契合,个人进入拳场之前的状态和条件,如其所在阶层获得惯习的方式和途径、其自身拥有的特定秉性和资本、其个人/家庭常数域(规律的生活、纪律感、身心苦修等)等为其是否适合该拳种提供了基础;师傅带着"行业标准"从中挑选出那些具有该拳种特定倾向的人,引导其将学拳之前的"产物"迁移至该拳种中,为个人契合拳种提供了路径。其次,在培养方案中放大弟子潜能。研究认为,拳种中人的培养是选择性假设基础上的社会化过程,拳场的总体情况,如设施、成员、课时、内容、布局、教学策略、拳场管理、对学员的情感、培训方试和培训制度等都是影响拳种文化生产的重要因素;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通过规训过程、训练形式、惯习的碰撞、搭档之间纠错、教师指导时的意见以及对话中口头孕育的核心价值、惯习化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反思性、学员的业余生活和课后感受等,个人的惯习结构被重组,以符合该拳种的身心结构,并获得一套为了共同的目标而放在一起的身体技术的集合。再次,在门派共性中允许百花齐放。经培养最终形成的拳种特定信念和秉性会使人倾向从"一个过滤器"来看活动,形成一种拳种风格,有时甚至不需理性思考;但拳种惯习可通过新的经验而改变,即发生在被拳种惯习结构化的结构所加强的"限定的、有条件的自由"中,以实现拳种惯习结构条件下的创新;拳场之间的空间流动以及与其他习拳者身体的互动、体验是创新的基础。总之,拳种文化生产始于选材,挑选契合拳种惯习之人,经师傅之培养放大弟子潜能,与徒弟之认同获得拳种所需的身心资本,融个人和拳种惯习于一体,形成人拳合一的特定惯习。通过历代拳种传人的接力,在塑造自身实践和形成具有统一风格的拳种惯习的同时也塑造着拳种的下一代,实现拳种文化的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