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动态评价与空间分异

来源 :中国地理学会2015年(东北地区)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wyerh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投影寻踪模型用于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出发,构建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2003~2012年沿海11个省市的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测算。引入多智能体遗传算法优化投影指标函数,根据最佳投影方向判断指标性质,运用核密度估计模型分析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时间变化趋势,测度各省市可持续利用的空间演变。研究结果表明: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呈现不可持续性,具体表现为时间演化可持续,空间演化不可持续,时空演化呈现出不可持续的两极分化趋势。该结论为中国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为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科学制定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图们江流域作为中国、朝鲜、俄罗斯三国交界地区,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加之河网分布密集,为水稻的健康优质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但随着地区开发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该区域的稻田生态环境安全受到了一定的胁迫.稻田土壤生态安全程度对稻田所具有的蓄水防洪、涵养水源、净化水体和空气、调节气温、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综合国内外土壤生态环境安全研究成果,借鉴生态环境安全评价
本文基于S-PRD概念模型,以水、大气、土地、生物子系统为基础,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UNES 指数法对延吉市2006-2013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延吉市生态安全的关键要素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延吉市总体生态安全值在2006-2012年处于上升阶段,而2013年则开始下降;影响生态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因素是调控。该研究可为延吉市生态安全现状,及其未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类活动作为主导因素所导致的土地系统变化(Land System Change,LSC)在地球环境演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土地系统——作为土地利用/覆被与气候、水文、土壤等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成为理解人类-环境关系的关键和突破口,引起国际许多学者对土地系统变化中科学问题的思考和研究的逐渐深化。"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变化人文因素计
会议
在充分挖掘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特征的基础上,从人口、经济、基础建设、居民生活质量、生态环境等层面构建了评价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采用2013年的相关数据,对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的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和协调度进行评价与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甄别新型城镇化各次系统和各指标的关系。研究结果: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划分为五个等级,
旅游商品开发在旅游业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地旅游资源先天优势,制定出合理的旅游商品营销策略,可以提高商品的知名度和销量,从而促进旅游业的经济发展。本文首先,剖析吉林西部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方向,然后从旅游商品的市场定位、品牌培育、销售网络的建立等角度提出吉林西部地区旅游业商品的开发路径和对策;从旅游商品产业链培育的角度,为吉林西部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制定发展思路,
会议
人类旅游活动的目的在于获得身心愉悦的体验,而气候舒适度则是决定能否获得这种体验的重要因素。科学评价区域气候舒适度,从个人出游角度讲,是合理选择出游时间和旅游目的地、提高旅游消费效用的需要,从旅游经营者的角度讲,则有利于合理配置旅游业态和选择适宜的投资目的地,提高旅游投资的效益。因此,旅游气候舒适度研究一直为学界所关注。国内对气候舒适度的研究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第一,并未系统分析我国旅游
会议
辽宁省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优势,对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区地热点数量较多,但地热资源条件差别大。盘锦附近下辽河三角洲地区地热开发量较高,但未进行过系统资源评价,属于盲目开发;沈北盆地、阜新盆地的东梁地区等地应进行进一步评价;锦州地区、朝阳地区、北票地区具备地热资源的生成条件;庄河等小型中生代盆地具备形成低温地热资源的生成条件。本文根据研究
在对产业系统环境适应性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基于敏感性、稳定性和响应等适应性要素构建了产业系统环境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模型,并据此对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产业系统环境适应性演变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发现:①产业系统的发展深受内外因素双重扰动作用,重型化的产业发展现实导致了产业系统运行状况不佳,而工业化的大力发展对环境的干扰不断增强;②不同的适应性要素以及适应性子系统均表现出
产业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对陆域产业集聚的研究由来已久,而对海洋产业空间集聚问题的探讨尚处起步阶段。本文基于海洋经济地理视角,首先依系统论观点,对区域海洋产业集聚的空间结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简要分析,省际尺度的海洋产业空间结构的研究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在此基础上运用区位熵对沿海11省市区海洋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测度,并描述了1996-2012年空间集聚变化特征,研究发现,近17年我
自2003年国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面对国际农产品市场波动、农资价格上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多等严峻挑战,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具体表现在农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农业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经济结构波动明显,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省域间农业经济结构高度相似,但呈现趋异的发展态势。通过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粮食生产呈强劲增长势头,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