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是在体医融合大背景下,针对后疫情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适合后疫情时期大学生身心现状的个性化"体医融合"治疗处方。旨在为有效减轻、缓解、治疗和预防大学生心理障碍,保持积极健康的行为,提高身体素质提供参考;同时也为高校相关部门构建体医融合理念下的大学生身心健康服务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研究了当前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数及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的差异,并提出运动干预处方。研究结果表明:后疫情时期,被调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但明显出现了恐怖和精神病性的心理障碍;中等以上心理问题以强迫问题和人际关系敏感最为突出,并在性别、专业、生源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不如男生,表现出更多的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睡眠与饮食等症状;农村学生在人际敏感、焦虑、恐怖三个方面因子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P<0.05);艺术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好于理科生(P=0.023<0.05),文科学生较容易出现焦虑和精神病性等问题。研究结论如下:针对上述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障碍和疫情迁延不断的特殊背景,高校适宜开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满足大学生心理保健与治疗不同需要的多元化、分周期、循序渐进的运动干预处方。应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性别、过往病史等进行个性化制定。本研究建议一般以中等强度的运动干预为主,以医疗手段为辅,还需开展团体活动和定期的心理辅导治疗。当学生有应激性高的心理问题时,运动处方的运动强度以大强度为主,应激性低的心理问题,应以中小强度为主。本研究所制定的干预处方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行性,高校和大学生可以借鉴与推广。此外,高校应该尽快建立健全体医融合理念下的大学生身心健康服务体系,探索体医融合理念指导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组建专业的师资团队,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干预的科学指导和后续的监控工作,确保真正改善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