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脑炎的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对80例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脑炎患儿进行诊断及治疗的回顾性分析。对患儿进行血常规、MP-IgM测定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应的抗生素药物的治疗,观察80例患儿的诊断结果及治疗效果。
【机 构】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儿内科 250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脑炎的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对80例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脑炎患儿进行诊断及治疗的回顾性分析。对患儿进行血常规、MP-IgM测定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应的抗生素药物的治疗,观察80例患儿的诊断结果及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肥大致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治疗及围术期处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立医院收治的1例扁桃体腺样体肥大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患儿应用波生坦、吸氧治疗肺动脉高压,雾化吸入、抗感染治疗减轻扁桃体腺样体炎性水肿,同时予强心利尿治疗,患儿肺动脉压明显下降后,接受扁桃体剥离联合腺样体刮除手术。
目的:探讨应用Amplatzer Duct Occluder Ⅱ (AD02)在经导管关闭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5例应用AD02经导管关闭的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平均年龄5.2岁(2.9~10岁),体重20kg(13~50kg),其中22例为膜周部VSD,2例为肌部VSD,1例为嵴下型VSD,左室造影示分流束直径1.8±0.7
目的:本研究中,我们将通过检测ALL初诊患儿分别在治疗前后、复发时期以及AML初诊的患儿,体内mDC和pDC的比例及其线粒体功能变化,以便了解急性白血病患儿在初诊及复发时与其体内DC亚群的水平及线粒体功能的改变情况,并了解ALL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体内两类DCs的数量及线粒体功能波动情况,为提高急性白血病患儿DC的功能、改进DCs疫苗在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目的:通过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泌的exosome对Nalm-6细胞增殖活性、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探讨exosome对白血病细胞耐药性的影响及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使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BMSCs,然后收集培养上清,采用超速离心方法提取BMSCs分泌的exosome,采用透射电镜对其进行形态和大小鉴定,使用western blot方法验证其表面分子的表达.使用CCK-8方法检测BMS
目的:探讨DJ-1是否通过下调PTEN表达和提高FAK的磷酸化水平而促进ALL细胞的迁移侵袭,探索ALL基因治疗的新靶点。方法:构建DJ-1表达载体,转染入ALL细胞株Jurkat细胞后,检测转染DJ-1、PTEN、FAK、p-FAK的水平变化,迁移和侵袭力变化。设计并构建DJ-1的小分子干扰RNA,转染ALL患儿BMMNC后,检测DJ-1、PTEN、FAK、p-FAK的水平变化,细胞凋亡率的变化
目的:探讨哮喘小鼠肺组织氧化应激、抗氧化应激水平变化及抗氧化应激干预的影响.方法:40只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布地奈德干预组(C组)、N-乙酰半胱氨酸干预组(D组),每组10只.哮喘组通过腹腔注射及雾化吸入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对照组予PBS致敏激发,布地奈德干预组于每次雾化吸入OVA前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进行干预,N-乙酰半胱氨酸
目的:观察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和分泌物清除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1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评价两组在治疗后的疗效、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分泌物清除效果和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经采用特异性免疫凝集法检测外周血和(或)脑脊液抗MP-IgM抗体阳性患儿25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小儿MP脑炎的临床特点.结果:MP脑炎多见于学龄期儿童,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18/ 25),发热(22/ 25),抽搐(9/ 25),昏迷(3/ 25),嗜睡、精神萎靡(2/25)和肢体活动障碍(1/ 25
目的:研究激素吸入对支气管哮喘儿童血清Fas/FasL的影响。方法:选取67例支气管哮喘儿童(治疗前哮喘组),给予吸入激素治疗后(治疗后哮喘组),健康儿童40例(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哮喘组及对照组血清sFas、sFasL水平,并进行比较。
目的:探讨激素吸入对支气管哮喘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NF-γ、IL-4的影响。方法:设对照组40例及哮喘组39例,采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ELISA)分别检测哮喘组激素吸入前(吸入前哮喘组)和吸入后3个月(吸入后哮喘组)及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NF-γ、IL-4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