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于海上少井条件下的斜坡型源汇系统,预测砂体优势汇聚区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难点:(1)地貌差异小,水系分散,优势汇聚区不易识别;(2)缓坡带沉积地层较薄,地震反射结构特征不明显,沉积体识别困难;(3)海上钻井较少,难以进行精细标定.辽东凹陷南洼东部斜坡带沙二段时期发育典型的斜坡型源汇系统,钻井结果表明储层发育但局部范围内横向变化较快,因此,明确砂体优势发育区是储层预测的难点,也是油藏评价的关键性问题.
【机 构】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海上少井条件下的斜坡型源汇系统,预测砂体优势汇聚区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难点:(1)地貌差异小,水系分散,优势汇聚区不易识别;(2)缓坡带沉积地层较薄,地震反射结构特征不明显,沉积体识别困难;(3)海上钻井较少,难以进行精细标定.辽东凹陷南洼东部斜坡带沙二段时期发育典型的斜坡型源汇系统,钻井结果表明储层发育但局部范围内横向变化较快,因此,明确砂体优势发育区是储层预测的难点,也是油藏评价的关键性问题.
其他文献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完成了“胶西北西岭、新城、寺庄、东风金矿床构造叠加晕研究及深部预测”课题。 构造叠加晕在新立-三山岛-西岭深部预测取得了显著效果,实践证明,深部预测构造叠加晕是一种直接有新方法新技术。
胶东金矿集区地处华北克拉通东南缘,滨临太平洋成矿带西部中-新生代大陆边缘活动带内,西临郯庐断裂带,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之一.区内广泛出露太古代胶东群TTG片麻岩,古元古代荆山群和粉子山群变质沉积序列和中生代花岗岩.中生代花岗岩主要有晚侏罗纪玲珑似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栾家河中粗粒二长花岗岩,白垩纪郭家岭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崂山碱长花岗岩、三佛山二长花岗岩、艾山二长花岗岩、牙山二长花岗岩.其中,玲珑
招平断裂带是山东省重要金矿控矿断裂,在断裂带上已发现有玲南、东风、水旺庄、大尹格庄、夏甸等特大型矿床,探明资源储量1000余吨.断裂带全长约120km,总体呈NNE向"S"形展布.习惯分为三段:北段颜家沟-招远市区段,中段招远市区-莱西南墅段,南段为莱西南墅-平度山旺段.北段和中段有特大-大型金矿床产出,南段还没有发现大中型矿床.本文在研究南段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垂直断裂带的构造地球化学剖面
西岭勘查区位于三山岛金矿的东侧,主矿体为三山岛金矿体在深部的北东延伸及侧伏部分,为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床.区内勘查深度达到4006.17m,已查明矿体赋存标高在-600m~-2200m之间,本文将在矿区详查取得的大量实际资料基础上,开展其深部矿体围岩蚀变地质特征研究,总结蚀变与成矿的关系,以期对推断金矿床成矿作用过程,指导矿区下一步找矿起到一定作用.
招平断裂带是山东省重要金矿控矿断裂,提交资源储量1000余吨.不少学者对于进行了地质特征、流体性质、矿床成因、标型矿物、成矿预测方面的研究,但对于构造地球化学研究局限于单个矿床,且研究重点基质在矿体较浅部位,针对深部矿体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通过深部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分析构造原生晕分带、叠加特征,建立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模型,为深部矿体的预测、勘查提供证据.
2015-2016年,大港油田公司在北大港及王官屯相继钻探了中1502井、港古1505井、官古1601等井,均在上古生界储层获得了工业油气流,显示出上古生界巨大的勘探潜力.上古生界储层主要以长石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岩性致密,整体压实作用强烈,同时泥质胶结及碳酸盐胶结发育,形成了低孔-超低渗的致密砂岩储层,为勘探开发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上古生界从上到下可以分为石千峰组,上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山
钓鱼岛隆起带,也被许多学者称为Taiwan-Sinzi隆起带,沿东海陆架东缘自中国台湾向东北延伸至日本,分隔了西侧的东海陆架盆地和东侧的冲绳海槽.多道地震、重力、磁力以及海底地形资料揭示了钓鱼岛隆起带的构造特征,这些特征对理解晚新生代冲绳海槽构造演化过程至关重要.以宫古断裂带和渔山-久米断裂带之间的构造转换带为界,钓鱼岛隆起带南、北构造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以北的钓鱼岛隆起带中-北段表现为宽阔平坦的前
本文以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为例,综合运用储层内外势差法、束缚水饱和度法和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等方法对东濮凹陷油气成藏底限进行了定量计算,并用实际钻探结果对其进行验证.
古潜山是被新生代沉积层所覆盖的特殊地质体,其形成与盆地基底升降、区域或地区性不整合面、以及残留盆地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李德生,2000).位于渤海湾盆地中心的黄骅坳陷古潜山构造发育,自1964年港1井于港北潜山首次获工业油流以来,潜山一直是主要勘探研究对象及勘探领域.近几年,港北潜山勘探证实裂缝对潜山储层发育及后期改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影响油气产量的关键因素.但受潜山构造复杂性以及地震资料、技术条
加里曼丹岛西北部地区遗留了东亚持续向南俯冲的大陆边缘,蛇绿岩、岛弧和微陆块碎片在新生代期间发生互相碰撞和变形,记录了古南海俯冲及南海早期张裂的历史.本文利用实地考察获得加里曼丹岛西北部沙巴地区地质构造及其发育特征、主要断裂性质、地层及沉积特征等一手资料,识别古南海俯冲及南海早期张裂特征,探讨与南海扩张过程的响应关系.本区沉积地层发育于蛇绿岩套的洋壳基底(J3-K)之上,从上至下发育了Sapu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