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和研究12导联心电图在应激性心肌病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中的特点,为进一步提高早期诊断两种疾病的准确率提供临床价值。方法将100例急性胸痛入院的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应激性心肌病患者5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50例。由操作熟练的医务人员应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对100例入选患者进行心电图描记。记录受检者体表十二导联心电图,并根据心电图中记录的各个导联ST段,病理性Q波,T波等进行比较研究。比较两种疾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应激因素及临床表现、诊治预后等资料,按照统计学方法进行合并归类和统计分析。两种疾病的患者均在入院期间做心脏超声、心脏冠状动脉造影、化验心肌酶等检查。比较其在除心电图外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1.基线比较:应激性心肌病与急性前壁心梗在性别及应激诱发因素比较时有显著差异(P<0.01),而两种疾病的平均发病年龄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辅助检查:应激性心肌病85%的患者在心脏超声和左室造影中表现为心尖部呈球形扩张,左心室为典型的“章鱼篓”样改变,经一段时间后(数天或数周)可恢复到正常;而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异常。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超声可见室壁节段性活动异常,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严重的狭窄或闭塞。3.心电图比较(1)在ST段抬高导联分布上,应激性心肌病下壁导联分布比例明显高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而在V1导联上明显低于急性前壁心梗,两种疾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前壁心梗的-a VR导联ST段抬高明显少于应激性心肌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急性前壁心梗中病理性Q波发生率明显高于应激性心肌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大部分急性前壁心梗存在镜面改变,而在应激性心肌病中几乎不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常因精神或躯体受到刺激引发疾病生,发作症状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似,具有突发性,短暂性,可逆性等特征,容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作为操作最方便、简单、广泛的12导联同步心电图,可以以最快速度在患者床边进行应用。而应激性心肌病和急性前壁心梗的心电图特点存在明显差异,如果能熟练掌握其不同的心电图表现,对两种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特别是在急性期,对选择是否使用再灌注治疗至关重要。此外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给予正确诊治,缩短病程,提高生存率及长期预后疗效,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