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调查2006-2011年南开医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的菌谱和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bio-Merieux VITEK-ams自动鉴定仪对我院临床分离的菌株进行细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1 2005-2010年标准判定药敏结果.结果 临床分离的10891株菌中,革兰阴性菌6896株(63.32%),革兰阳性菌2957株(27.15%),真菌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2006-2011年南开医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的菌谱和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bio-Merieux VITEK-ams自动鉴定仪对我院临床分离的菌株进行细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1 2005-2010年标准判定药敏结果.结果 临床分离的10891株菌中,革兰阴性菌6896株(63.32%),革兰阳性菌2957株(27.15%),真菌1038 (9.53%).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蝎毒多肽(PESV)干预NOD/SCID小鼠模型体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融合蛋白p210、 bcl-xl表达水平变化.方法:应用K562细胞注入经过铯-137源照射的NOD/SCID小鼠体内,建立CMLNOD/SCID小鼠模型;对实验小鼠随机分组,用Western Blot检测PESV治疗后小鼠体内融合蛋白p210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小鼠bcl-xl表达水平.结果:PESV能
目的:探讨蝎毒多肽逆转多药耐药白血病干细胞KG1a的作用机制;方法:KG1a细胞分为空白组、PESV组、PESV+DNR组培养,PESV作用24小时后,加入DNR继续培养48小时,经WST-8检测KG1a细胞生存率;KG1a细胞分为空白组、DNR组、PESV+DNR组培养,PESV作用24小时后,加入DNR继续培养48小时,Annexin V-FITC/PI双抗标记经流式细胞仪检测KG1a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CD34+细胞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实验组及对照组骨髓组织中CD34+细胞表达情况.结果:CD34+细胞在实验组骨髓组织中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4+细胞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探讨CD38+细胞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初发未治及化疗后完全缓解时骨髓组织中CD38+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3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初发未治组骨髓组织中CD38+细胞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同一患者完全缓解组,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D38+细胞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存在一定关联.
目的:观察蝎毒多肽(PESV)干预NOD/SCID小鼠模型体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融合蛋白p210、Bax表达水平变化.方法:应用K562细胞注入经过铯-137源照射的NOD/SCID小鼠体内,建立CML NOD/SCID小鼠模型;对实验小鼠随机分组,用ELISA法检测PESV治疗后小鼠体内融合蛋白p210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Bax表达水平.结果:PESV能够抑制模型小鼠体内p210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多有"正虚邪实"的病机特点,本研究采用注射APS方法建立小鼠ITP模型,将实验小鼠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泼尼松组、维血宁组、补气消癜汤组,观察了补气消癜汤对小鼠外周血血小板计数、骨髓巨核细胞总数及产板巨核细胞数的影响,并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ABC-ELISA法)测定了中药复方补气消癜汤对
文章通过病例介绍了ITP的发病机制,分析了ITP的治疗,并总结了ITP患者应用TPO的作用机制。应用TPO可以补充体内的TPO水平,诱导巨核细胞分化成熟,产生血小板,达到治疗目的。案例1中患者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后无效,案例2患者既往应用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明显,故应用TPO治疗。案例1患者应用7天后血小板即上升明显,案例2患者应用14天后血小板上升至安全范围,此2例在应用TPO 14天后均达到治疗效果
NOD/SCID小鼠在目前的白血病研究中应用的越来越多,如何获得良好的模型在研究中至关重要,通过对文献分析和笔者的造模经历,笔者认为细胞株在小鼠体内的增殖能力强弱和一些相关因素与造模成功关系密切.综合文献报道及所收集的病例和处理细胞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认为造模的成功与否,虽然有很多的因素,但与细胞在小鼠体内的增殖能力关系密切,因此如何收集到或者培养出具有较强增殖能力的细胞株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常见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延长其生存时间。但化学药物在杀死白血病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人体正常组织细胞,导致消化道反应等毒副不良反应,恶心呕吐是其最常见的消化道反应症状,严重者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影响化疗的继续进行,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过程。白血病化疗性消化道反应据其症状应属中医“胃痞”、“呢逆”、“呕吐”等范畴,其病机主要是由于
目的:以PTH,β2MG和SCL-90测定,探讨不同的透析方式的效果评估。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断为尿毒症并行透析的患者150例,分为三组,单纯行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间断行血液透析滤过患者和行腹膜透析患者各50例,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一年内每个月份血液中PTH和β2微球蛋白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