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lon骨折手术策略和影响创伤愈合因素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CX0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入路、方法、影响创伤愈合因素、术后康复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2015年收治46例Pilon骨折患者,男26例,女20例,年龄18~67岁,平均38岁.35例为闭合性骨折,11例为开放性骨折.其中合并腓骨骨折23例.所有骨折根据AO/ASIF分型:B1型6例,B2型8例,B3型11例,C1型7例,C2型8例,C3型8例.8例开放性骨折患者行急诊手术,彻底清创,然后行跟骨牵引治疗,如果创面覆盖皮肤过紧,或不能闭合创口,做小腿后侧纵行切开减张缝合或相邻皮瓣旋转覆盖或间断缝线置于创口根据手术后肿胀消退情况予以分期打结缝合闭合创口.
其他文献
目的:传统颈椎骨折脱位绞锁存在单纯前路无法复位或复位后神经症状加重风险。标准后路复位术随后复位安全性高,但增加了手术创伤,术后轴性痛发生率高。单纯前路手术有内固定失效风险。本组拟研究微创通道下后路复位前路融合治疗颈椎单侧小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模拟失重对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尾部悬吊(HU)组(n=40)和正常对照(NC)组(n=40),4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腰5背根神经节,甲苯氨兰染色观察背根神经节内尼氏小体变化,免疫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结合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5月2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后疗效,所有患者均采用结合伤椎的固定。随访时间最短3周,最长24 个月,平均12个月。交通伤19例,高坠伤9例,平均年龄38岁。手术方法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结合伤椎短螺钉固定复位术。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TLICS 评分。对患者手术前后VAS
目的 探讨盆底肌功能训练对女性腰椎术后平卧位排尿的影响。方法 135例行腰椎手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平卧位排尿训练+盆底肌功能训练)和对照组70例(平卧位排尿训练),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开始锻炼,锻炼时间为2-3天,每日锻炼3-5次,每次15-20分钟。对照组:患者取平卧位,用隔帘遮挡,有尿意时,护士协助拿便器,进行平卧位排尿训练,能顺畅排出尿液为止。观察组:在平卧位排尿训练的基础上增加
目的 膜内及软骨内成骨异常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中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成软骨分化过程中AIS患者褪黑素信号通路异常及其对褪黑素的异常细胞反应.方法 分别从12名AIS患者和12名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中收集骨髓标本,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提取BMSCs.褪黑素膜受体(MTNR)1、2的表达经Western-blot检测.
目的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的寿命也越来越长。但是伴随着的退行性疾病也越来越多,腰椎管狭窄已成为困扰老年患者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当保守治疗不能缓解患者症状时,手术治疗就成为了患者所要考虑的治疗方法。但是单纯减压还是减压后融合一直是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争论的焦点。有些学者认为单纯减压后会造成手术后的不稳或滑脱,很可能会再次出现腰腿痛的症状而需要翻修融合手术。而减压后融合会增加手
目的 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 后患者用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抗凝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骨科2013年4月--2015年6月所收治的47例初次行THA 的患者,术前常规下肢静脉彩超,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成2 组,利伐沙班组23 例,术后每日口服利伐沙班10 mg 至术后10 d; 低分子肝素组24 例,术后每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0.4 mg,至术后10 d.观察术后
目的:观察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采用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患者32例(49足),男2例(2足),女30例(47足);年龄23-80岁,平均57岁;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负重正位X线的HAV角(拇外翻角)、IM角(第1、2跖骨间角)、第4、5跖骨间角、改良第4、5跖骨间角、小趾内翻角及第5跖骨外翻角的变化,分别采用温建民等
目的:回顾性分析评价静脉联合局部注射应用氨甲环酸对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0例,患者年龄在60-65岁,无基础病,随机分为静脉联合局部氨甲环酸组、静脉氨甲环酸组、局部氨甲环酸组及空白对照组4组,每组各10例.术后3h夹闭引流装置之后完全敞开引流,术后24h拔除引流装置.记录各组术后6h引流量、术后12h引流量、术后24小时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
目的:回顾强直性脊柱炎合并Andersson病变的病例,比较后路截骨矫形和单纯固定融合两种术式治疗腰椎退行性病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Andersson病变的手术方式的适应症 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采用后路单纯内固定融合及后路截骨矫形内固定治疗的10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Andersson病变的患者资料,根据固定方式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单纯后路固定融合术治疗6例.B组应用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