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体质量指数(BMI)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临床与病理确诊的cHB并NAFLD患者80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住院的47例CHB患者为对照组;测量身高、体重、同时检测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的方法、logistic回归分析BMI、TC、TG和CHB并NAFLD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的B
【机 构】
:
漳州,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肝病治疗中心 363000 漳州,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肝病治疗中心 36
【出 处】
:
第八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大会暨第四届中国-印度尼西亚肝病峰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体质量指数(BMI)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临床与病理确诊的cHB并NAFLD患者80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住院的47例CHB患者为对照组;测量身高、体重、同时检测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的方法、logistic回归分析BMI、TC、TG和CHB并NAFLD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的BMI、TC、TG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TC及,TG均为CHB并NAFLD的危险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BMI、TG与cHB并NAFLD有相关性(P<0.01)。结论:TC对CHB并NAFLD的发病无明显影响,BMI和TG均为CHB并NAFLD的独立影响因子;TG在预测预测CHB并NAFID的发生上比BMI更具有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初始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病毒学应答和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恩替卡韦治疗组38例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照组34例。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口服恩替卡韦0.5mg/d。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片(100 mg/d)及阿德福韦酯(10mg/d)联合治疗。疗程中监测患者生化学指标、HBV DNA载量,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
目的:研究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不同浓度HBV DNA对体外培养巨核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病毒载量,将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分为103拷贝/ml组、106拷贝/ml组,以正常人为对照,将不同病毒载量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与正常人血清加入体外巨核细胞培养体系中,CCK-8、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培养细胞集落法检测巨核细胞增殖状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巨核细胞CD41表达测定巨核细胞分化。结果:(1)C
目的:探讨应用人脐血干细胞(hCBSC)经外周静脉移植治疗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2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用异体人脐带干细胞移植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2、4、12、24周的血清ALT、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总胆红素(TBn)和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变化,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hCBSC移植治疗后2周,肝功能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无
目的:探讨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取介入(经肝固有动脉)输注途径移植脐血干细胞,于移植术后1、2、3个月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并与治疗前相比较。结果:患者脐血干细胞移植术后3个月,血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T淋巴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可获益于干扰素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但相当一部分患者合并脾功能亢进,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降低,无法耐受干扰素治疗。本研究评估该人群脾切除手术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13例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脾切除术后接受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患者。患者治疗前至少出现过一次肝功能失代偿,包括腹水、自发性腹膜炎、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对肝硬化家兔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首先造成肝硬化模型,继之用内毒素LPS给肝硬化家兔灌胃形成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模型。用生理盐水、乳果糖、头孢克肟和解毒灌肠液进行保留灌肠为治疗组,等渗盐水为对照组,观察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家兔的肝功能、血氨(BA)、内毒素、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等的影响。结果:复方中药组对家兔的肝功能、血氨、内毒素、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等改善优
目的: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CHBC)作早期诊断和抗病毒治疗,避免病情向失代偿期肝硬化(DHBC)和肝细胞癌(HCC)发展。方法:共收集113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对在各例患者中同时使用超声影象未发现肝硬化与使用实时定量PCR(RQPCR)未检测出HBV DNA者,再应用磁共振成象(MRI)和高敏的实时定量PCR(HSRQPCR)法进一步筛查可能漏诊的CHBC患者。结果:在113例有肝功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 γ)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活化、胶原分泌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PPAR γ抑制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设立10μmol/L罗格列酮组、GW9662加10μmo1/L罗格列酮组、GW9662组、空白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实验(MTT)测定细胞增殖的情况;ELISA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的I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
目的:研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能力的影响,探讨NF-kB信号通路在其调控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通过RT-PCR和Westem blot分别从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三种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系RAGE表达水平的差异,并选取高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系HCCLM3,采用体外SiRNA干扰、外源加入RAGE抗体及sRAGE蛋白方法进行干预,运用MTT法检测HCCLM
目的:评价肿瘤干细胞标志CD133与多种实体瘤预后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OVID,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收集研究CD133与肿瘤预后研究的文献,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效应指标HR(Hazard mdio)进行定量综合,明确CD133是否为实体瘤预后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2篇符合要求的文献,纳入患者的总数为1859例。合并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D133阳性表达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