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模式初始场的质量对台风的预报有显著的影响.由于洋面上缺乏观测资料,目前几乎所有的台风预报模式均在大尺度分析场的基础上加入了人造台风方案.本文基于NOAA卫星微波辐射资料(AMSU-A模块)经统计反演出各层温度,再依据静力公式求出各层高度,然后由平衡风方程算出流函数,最后由流函数算出风场.通过比较台风Dan登陆前的实际观测资料、初始场(ECMWF分析场)以及加入了微波辐射资料的初始场的强度和结构,发
【机 构】
: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 美国马里兰大学气象系,马里兰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式初始场的质量对台风的预报有显著的影响.由于洋面上缺乏观测资料,目前几乎所有的台风预报模式均在大尺度分析场的基础上加入了人造台风方案.本文基于NOAA卫星微波辐射资料(AMSU-A模块)经统计反演出各层温度,再依据静力公式求出各层高度,然后由平衡风方程算出流函数,最后由流函数算出风场.通过比较台风Dan登陆前的实际观测资料、初始场(ECMWF分析场)以及加入了微波辐射资料的初始场的强度和结构,发现加入微波辐射资料的台风强度具有明显的暖心结构,台风眼壁附近存在着较强的温度梯度;风场以及位势高度场等也明显强于分析场.加入了微波辐射资料的数值试验成功地模拟出台风Dan的路径、中心最低气压、风场和云系结构等,模拟结果明显优于没有加入微波辐射资料反演气象场的控制试验。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南海分局的Marex(马瑞克斯)数据浮标观测资料,南海断面线调查资料和西沙海洋站资料,计算了南中国海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值.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夏季还是秋季,在台风环流内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均非常强烈,主要贡献来自潜热通量(Qv).位于20.49°N,114.14°E附近海域,夏季,台风环流内显热通量(Qk)出现负值,海面有效反射辐射(Qe)出现减弱现象.秋冬季节在台风环流内(Qk)量值增加显
运用CSVD和联合CSVD等先进的统计方法,在区分/不区分ENSO影响的新思路下探讨了印度洋海温异常和南海夏季风建立迟早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没有去除ENS0信号(外部作用)的情况下,全区一致型的海温分布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早晚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全区温度距平为正(负)时,南海夏季风爆发较晚(早).在去除了ENS0信号的情况下,非ENS0全区一致型和SIODM型是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两个主要的印度洋
利用1958-1998年NCAR/NCEP的逐日再分析资料,探讨了亚洲夏季风建立期间感热、凝结潜热和副高带季节演变的气候特征,并重点分析它们相互耦合的特征.结果表明:亚洲季风区的地表感热、凝结潜热影响印缅槽生成和阿拉伯副高西移机制是相似的,5月初,印度半岛较强的感热通量和中南半岛较强的凝结潜热共同影响副高带的断裂及印缅槽的生成,5月低至6月上旬阿拉伯半岛较大的感热通量和印度半岛西侧较强的潜热有利于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日本气象厅提供的TBB资料研究了1998年7月西太副高突然偏南的原因.结果表明,认为西太副高脊线突然"南撤"有其一定局限性,事实上应是副高脊线在南侧的一次"重建"过程.针对这次重建,提出了副高双脊线的概念,并着重揭示了这次西太副高双脊线的基本演变特征、环流场和温湿场结构、可能的形成机制及其对98"二度梅"的影响.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副高双脊线的维持对中国东部雨型的影
研究了一种采用遗传算法(GA)始用于台风移动的多预测结论的客观综合决策方法.通过1884~2002年118年台风数据超大样本训练学习,设计了用于台风路径预测的遗传学习人工神经元网络(GLANN),可以把台风移动的预测转化为在其移动中对运动环境动态变化的适应.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网络结构描述.提出一种遗传选择适应度函数设计,并给出获得适应度最高(误差最小)的计算方法.采用人工神经元网络遗传算法与其他方法
2003年中央气象台于6-9月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在中央电视台向全国公众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和警报64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本文在收集整理2003年全国发生的地质灾情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与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国海发生发展的热带气旋间的诸多观测事实,对年内发生的重大地质灾害过程同与之对应登陆影响的热带气旋进行了观测研究。
本文运用台风移动涡旋影响域统计分析动态区域序列概念,采用三个目标台风卫星TBB资料,对台风螺旋云带波列结构特征进行了功率谱合成分析.研究结果揭示TBB场台风中心眼壁与周边区域对流云的相关场呈螺旋带波状特征;台风影响域螺旋波亦表现出显著次天气、中尺度波动特征,其波动周期尺度及其传播相速可类似重力内波与涡旋Rossby波,即周期呈双峰特征,为大于6小时与24小时左右时间尺度;螺旋波高、低空流型特征与台
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TBB(GMS-5)资料、探空资料及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03年4月12~13日发生在江西中北部以及福建北部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是在高空槽和低层低涡切变线的有利形势下产生的,低空急流的水汽输送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伴有一个中尺度对流云团的东移南压的演变过程;多普勒雷达资料表明,冰雹发生时
运用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理论,研究了空间非绝热加热在垂直方向的变化对2003年7月副高强度和位置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副热带地区的非绝热加热对副高的强度和位置的变化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与气候平均状况相比较,2003年7月副高北侧、西侧非绝热加热的垂直变化异常偏强,而南侧、东侧较常年异常偏弱.这种异常的非绝热加热状况导致我国江南到副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呈现带状的异常反气旋性涡度制造,使得7月副高偏强偏西。
海南有记录最强的两次持续性特大暴雨过程,都是由穿越琼州海峡并在海峡西端出口处或在穿海峡过程中有短暂向西南方向偏折的热带风暴造成的.作者利用雷达回波、卫星云图、地面加密观测等实时资料,以及MM5v3模式,对这类特大暴雨过程进行模拟和诊断研究.从地形作用、水汽来源,以及不稳定层结的维持等方面研究了特大暴雨发生、发展、持续的机理.结果表明,由于海南五指山地形对风暴气流的辐合作用,在地形辐合区产生了M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