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渭河20世纪90年代入黄水量49.37亿m3,与多年平均情况相比减少了38%.本文从降雨量变化、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蒸散发损失等方面,初步分析研究了渭河20世纪90年代入黄水量减少的原因.
【出 处】
:
2002年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渭河20世纪90年代入黄水量49.37亿m3,与多年平均情况相比减少了38%.本文从降雨量变化、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蒸散发损失等方面,初步分析研究了渭河20世纪90年代入黄水量减少的原因.
其他文献
重庆洞塘水库和新疆坎尔其水库两座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于2000年建成.本文介绍了这两座坝的设计、试验、施工和初步运用情况及经验.
射水法建造薄型混凝土防渗墙,是近十年来才发展并日趋完善的建造地下连续墙的新工法.该工法具有工艺合理,工序衔接紧密、设备配套完整且自成系统,适应地层范围广,成墙垂直精度高、施工布置灵活、事故处理难度小及造墙性价比高等显著优点.在1998年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过后,在长江、赣江、鄱阳湖等国内重要堤防加固工程中,得到广泛采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本人通过在长江委长江建管局1999年度招标实施的安徽同
本文介绍了近四年来对石角堤后频发管涌的原因进行探测分析方法及主要成果,提出综合分析意义和建议,对用综合示踪法在低水位、低渗透流速条件下探测堤坝基础主要渗水通的方法作了重点介绍,可供有关工程参考.
白石窑水电站位于灰岩构成的峰林谷地,坝址横跨北江复向斜,是一纵向河谷,岩溶顺河强烈发育,基础处理和防渗处理均异常困难.对宽大岩溶深槽采用扩大基础、钢筋砼板跨盖和砼防渗墙进行处理,在国内尚属首例;岩溶坝基采用悬挂式低压灌浆帷幕,灌前不进行高压冲洗,采用"自上而下,分段钻灌、孔口封闭、孔内循环"的灌浆工艺;对低水头土坝,采用无围堰施工,截流戗堤与排水棱体结合,水中抛填砂砾料筑坝,用混凝土防渗墙和基岩灌
本文通过对陆浑水库工程地质资料和几十年的观测资料的分析,采用有限元、二维渗流场数值模拟和数理统计等综合研究,试图对坝基的渗透稳定作出较为合理的安全评价:既从宏观上看断层带和截水槽在现状运行水位以及预测高水位下都不会发生危及大坝安全的渗透变形;截水槽至坝趾和坝趾至下游溢出带的各透水岩土体水力坡降均比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提供的破坏比降小得多;建议逐渐提高水库正常蓄水位,但应改善观测网的布置和提高观测精度
根据作者在江口水电站及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实践经验,并参考其他工程的成功实例,阐述采用折水率小于5﹪的水泥稳定浆液在岩基中形成防渗帷幕的灌浆参数计算与确定,各种复杂情况下的灌浆工艺及技术措施.
蓟运河防潮闸位于蓟运河入永定新河交汇口处,共14孔,单孔净宽8m,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双向挡水.受1976年唐山地震影响,闸基出现了地基土沉陷、闸底板脱空,灌注桩顶部与闸底板接触部位混凝土断裂等严重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在不做上下游围堰的情况下,采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对闸基进行了处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是20世纪20年代初Park R.F.和Burgress E.W.提出的,认为一个地区能承载多少人口,主要视地区土地能产出多少粮食和生产资料.以后,地理学者采用这种方法,作为土地承载力的研究.随着水资源重要性的不断提高,有关学者便提出了水资源承载力问题,这显示出水资源被作为地区发展的必需资源,如水资源承载力不足,不但经济无法加速发展,更带来群众生活和社会
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快速期,由此带来的城市需水的增长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明显,尤其是北方缺水地区,问题已很严重.本文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对水资源需求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主要内容为:分析了我国城市化过程特征、城市化进程与水资源供求的关系,对我国城镇目前的现状用水量进行了分析和估算;对21世纪初叶我国城镇发展格局、未来全国城镇可能的需水量、缺水量进行了预测;分析了"小城镇"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影响以及
柴达木盆地自然条件恶劣,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盆地平原区的生态主要靠水资源支撑,同时盆地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未来工矿业的发展基地.由于盆地内部自然条件的差异,盆地内各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各不相同,论文着重从各流域生态保护和矿产资源开发对水资源的需求来分析各流域水资源开发潜力和利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