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利用有限差分和时间项方法对沿线11炮初至波资料进行了计算处理,获取了探测剖面的基底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沿线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基底界面形态起伏变化剧烈,其深度在1.0-7.
【机 构】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郑州市 4500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有限差分和时间项方法对沿线11炮初至波资料进行了计算处理,获取了探测剖面的基底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沿线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基底界面形态起伏变化剧烈,其深度在1.0-7.0km范围内变化,速度横向不均匀性明显.在测线西端地表速度约4.6km/s,基底深度较浅,起伏变化不大;地表速度在三江褶皱系下降至4.3km/s,而基底埋深达7.0km左右.在扬子地台基底埋深有一个缓慢的变浅,基底深度约5.0km,地表速度约4.5km/s.测线在东端进入华南块体,基底深度迅速变浅,甚至出露于地表,地表速度在华南地块速度相对较高约5.2km/s。一般情况下,在速度等值线变化剧烈的地方与该区地表分布的断裂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尤其是在红河断裂带两侧速度等值线及界面形态变化剧烈,该特征在首波的记录截面图上也能清晰的体现.一般情况下,应力在基底界面和速度等值线变化剧烈的地方易于积累和释放,而云南恰又跨越了多条活动断裂带,因此地震在该区的频繁发生与断裂带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联。
其他文献
利用库区数字地震台网2007年6月至2014年7月共计13247个地震的91666条P波走时记录作为基本数据集,进行震源位置和速度结构的联合,得到该区地震序列精确震源位置及精细三维速
本报告将对近年来基于高精度地形和虚拟现实的活动断裂研究中突出的成果认识、机遇及挑战进行综述性回顾,包括活动断裂精细填图,以及断裂展布的几何粗糙度、复杂性研究;单次地
本文对一条布设方位为NW32°、横跨腾冲块体获得的大地电磁剖面(苏典-中山剖面)数据进行了精细处理和二维反演解释,得到了测区较高置信度的二维电性结构。该电性模型横向上,自西
南北地震带处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带东侧,包括西藏、青海及川、滇、甘等广大地域.包括全球瞩目的"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东部和部分地质构造较为稳定的扬子地块.总体
地震特别是大震前存在一些异常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共识,但这些异常信息难以识别和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本文提出量子漫步算法来提取芦山地震的震前射出长波辐射异常,以及提取同
自2014年12月5日中国地震局召开川滇国家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以下简称实验场)管理委员会启动工作会议,确定了实验场在地震科学研究中战略定位,标志实验场正式启动.根据工作部
为探寻川滇地区固体潮调制特征与中强震的相关性,本研究依据前期研究中重新给出的固体潮调制比月相日期和调制比异常阈值,利用固体潮调制比时空扫描方法对川滇地区近年来发生的
本文针对川滇地区,使用1970年以来ML3.0以上地震目录,分别对川滇地区不同震级范围的中强以上地震前,不同起始震级的地震平静进行清理和分析,通过预测效能检验,给出一个最优化的平
通过本文的实践表明探地雷达能够有效地探测地层及断层位置、产状等信息,探地雷达能够有效地穿透地表沉积盖层,探测出隐伏断层的实际准确位置。顺着断层延伸的方向依次又实测了
地震的孕育、发展和发生过程是地壳介质运动导致局部地壳应力应变积累、集中到发生地壳破裂释放应变能的过程(张国民,2008).随着应变的积累与释放,必然会引起地壳发生变形,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