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水旱轮作及施肥对生物多样性及功能研究

来源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ei_0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续农耕旨在建立一个不过度依赖农用化学合成制剂之栽培管理方式,减少化学肥料与农药的使用,以达到兼顾作物产量与环境保育之双赢目标.本研究旨在探讨台湾亚热带地区代表性水旱田轮作生态系,在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性质与微生物多样性之影响.本研究自1995年至今逾20年,田区施肥管理策略以化肥、堆肥、绿肥、泥炭进行逄机完全区集设计,自玉米齐膝期、开花期及水稻分蘗期、结穗期采集土壤与植体进行分析.田区内游离固氮活性之结果显示,传统化肥组之游离固氮活性都较其他处理低,多数处理在水稻分蘗期的固氮活性高于玉米开花期;土壤之理化分析结果显示,化肥组之土壤pH范围介于4.01~4.62,土壤酸碱度为所有处理中最低,而堆肥组之pH范围介于5.51~6.18则为所有处理最高者;土壤电导度(EC)以对照组之238~450μs/mcc最低,化肥组及堆肥添加2/3化学氮肥之EC则较高;有机含量则以泥炭土添加1/3化学氮肥处理之7.6%~7.8%最高.堆肥添加化肥组之有机质含量皆高于单纯堆肥组,显示化肥添加可减缓有机质之分解.水稻产量趋势中,堆肥添加1/3N、2/3N肥及绿肥+1/3N肥之管理策略,显示以推肥、绿肥添加少量氮肥处理可有效减低化肥用量,且产量均高于传统化肥处理.于玉米产量趋势中,对照组与各处理间产量有极度差异,相较水稻更为严重.堆肥+1/3N处理持续呈现最高产量,而化肥产量变化非常不稳定,处理间泥炭土+1/3N的产量趋势为最差.平均各年水稻及玉米产量,水稻产量最高者为化肥组之5590.6hg/hm2,玉米产量以堆肥加1/3化学氮肥组之6211.3hg/hm2最高.各处理中微生物族群利用的碳源数量(R值)结果显示:堆肥组的碳源利用数目较不受作物种类及生长阶段影响,在玉米及水稻呈现稳定利用趋势,化肥组变动较大,推测为堆肥处理中微生物族群多样性较高,而化肥处理多样性较低;在水稻时期,H-index值结果显示化肥处理变动不大,而绿肥及堆肥处理变动较大,推测微生物族群利用绿肥及堆肥受到好氧与厌氧环境之影响,结果与R值相符;玉米处理中,微生物活性指标AWCD值在堆肥处理较稳定,而绿肥加1/3化肥变动大,于水稻成长阶段,堆肥处理之微生物活性均很稳定,而堆肥加1/3化肥及绿肥加1/3化肥微生物活性变动大,微生物族群在化肥与堆肥处理中呈现稳定的活性,结果与H-index值相符.至今由植体根部分离、纯化培养与菌种鉴定完成为65菌株,其中可培养之根内微生物中以Pseudomonas菌属占最多数,其次则为Burkholderia菌属.
其他文献
三孔线虫(Tripylids)是线虫门中比较古老的一个种群,属一类自由生活的线虫,也是一类具有生防潜力的捕食性线虫.由于其种群对生态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所以该类线虫还可以作为生态环境变化的指示物种.因此,对该类线虫系统分类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我国线虫的多样性,而且还可为线虫的演化和系统发育提供理论基础.目前国际上报道的三孔线虫共有5属72种,而我国报道的共有3属10种.本试验采用传统分类方法和SSU和
During a survey for Longidorids from natural vegetation in China, 8 populations of Xiphinema brevicollum Lordello & da Costa, 1961 were detected;morphometric data derived from females showed that Shan
Plant-parasitic nematodes were found in 4 of the 12 clades of phylum Nematoda.These nematodes in different clades may have originated independently from their free-living fungi vorous ancestors.Howeve
云南省咖啡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占中国咖啡98%以上,因其品质好而享誉国内外.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延伸,病害也逐年加重,病害问题已成为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为了明确云南咖啡主产区寄生线虫的为害状况,2013-2014年,在云南省德宏州、普洱市、保山市等咖啡主要产区,采集1 10份咖啡根际土壤样本,用形态学方法对分离到的寄生线虫进行了初步鉴定,发现了8属5种咖啡根际寄生线虫:螺旋
石榴(Punica granatum L.),隶属于石榴科(Punicaceae),又名珍珠石榴、安石榴,若榴、山力叶、丹若、海石榴、谢榴、沃丹、天浆、金罂,是我国重要的果树之一.被誉为"中国石榴之乡"的云南蒙自万亩石榴园,随着石榴栽培的集约化和树龄的增长,石榴病害的危害也日益严重,其中石榴枯萎病尤其严重.我国石榴枯萎病先后发病于云南蒙自县、四川攀西及会理,2003年蒙自万亩石榴园病株率达11.2
Breeding to develop root-knot nematode (Meloidogyne spp.) resistant crop plants typically relieson labor intensive and expensive phenotype screensof segregating progenies.Screens for resistance rely o
以水稻品种"博优225"为对象,研究了有机肥与营养液配施对稻谷产量构成因素、稻谷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营养液配施,有效地提高了稻谷产量,以每公顷1500kg有机肥配施9L营养液处理的稻谷产量最高,产量达5181.65kg/hm2,比农民常规施肥增产18.32%;与单施有机肥相比,营养液不仅能够提高产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水稻有效穗数及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等;有机肥与营养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固碳系统,本研究采用KMnO4氧化法测定活性有机碳,对草甸黑土29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区,不同施肥措施下(不施肥、N、P、K、NP、NK、PK、NPK)土壤有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肥(CK)相比,长期施用化肥可以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单施氮、磷、钾处理(N、P、K)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最低,比参照土壤含量降低幅度达37.47%~
土壤钾素供应不足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作物吸钾特性、土壤供钾能力及土壤钾素形态变化对于维持作物高产和农田钾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红壤双季稻区长期定位施肥试验(1981--2012年)为基础,研究了长期施用化肥和稻草对双季水稻集约化种植下水稻产量、作物吸钾量、土壤供钾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能增加稻谷和稻草的产量;水稻从土壤中的吸钾量随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年平均吸钾量顺
以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里炮村中幼油松侧柏混交林油松针叶为研究对象,设置标准样地进行乔木调查,采集并分析油松松针样品,研究施用抚育剩余物堆制成有机固体肥料对不同叶龄针叶叶面性状和碳氮磷含量季节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礼炮地区油松松针全碳含量在426.8~598.4g/kg之间,全氮含量在0.1~11.0g/kg之间,全磷含量在0.6~2.0g/kg之间.(2)通过对比,将抚育剩余物直接施入造林坑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