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农田开放式CO2 浓度升高(Free 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FACE)试验平台,以强筋冬小麦CA0493 和中麦175 为供试材料,研究高浓度CO2 对不同冬小麦品种的光合作用的影响.CO2 浓度处理设对照 (Ambient CO2,415±16μmol?mol-1)和高浓度CO2(Elevated CO2,550±17μmol?mol-1)两个水平,三次
【机 构】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农田开放式CO2 浓度升高(Free 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FACE)试验平台,以强筋冬小麦CA0493 和中麦175 为供试材料,研究高浓度CO2 对不同冬小麦品种的光合作用的影响.CO2 浓度处理设对照 (Ambient CO2,415±16μmol?mol-1)和高浓度CO2(Elevated CO2,550±17μmol?mol-1)两个水平,三次重复.结果表明,CO2 浓度升高使冬小麦花前净光合速率和CO2 日同化量分别增加23.51%和11.91%.但是,高CO2 浓度对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到开花后逐渐减弱.一方面,CO2 浓度升高使冬小麦的碳氮源库关系改变.另一方面,CO2 浓度升高使开花后旗叶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旗叶衰老加速,从而光合能力下降.两个品种对高浓度CO2 的响应存在差异,中麦175 的旗叶功能期长于CA0493.因此,未来CO2 浓度升高条件下,选育花后光合功能期长的品种更有利于保证粮食稳产、高产.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NCEP/NCAR 提供的fnl 资料、TRMM 卫星等资料,应用WRF3.2 中尺度模式对2011 年6 月23~24 日淮河流域的梅雨锋暴雨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地形敏感性试验,并详细分析了大别山地形对暴雨的影响.试验分析表明:1.大别山地形会强迫底层西南暖湿气流绕流和抬升,形成波动并使其所含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沿途释放,形成带状降水;2.大别山地形会使暖湿气流与偏北气流交汇形成带状分布的小槽,
本文首先用Micaps 资料和NCEP 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1 年7 月29 日石家庄地区局地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发现高空槽前正涡度平流造成的抽吸作用、低空急流的水汽输送、副热带高压边缘的不稳定层结条件以及边界层内侵入的浅薄冷空气迫使暖湿空气抬升,促使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共同造成了此次强对流天气。在此次暴雨过程中,副高突然北抬,5840pgm 线在400N 附近维持12h 以上起了关键作用;
2009 年5 月9-10 日,河北省中南部出现了今年以来最强降雨,短时暴雨主要集中在保定南部、沧州及以南地区,其中邢台市区降大暴雨,雨量为175.5mm.9 日11-12 时(世界时,下同)仅1 个小时邢台站雨量达83mm.邢台市区的降水不仅创下55 年以来历史同期24 小时降水量极值(1958 年5 月10 日,52mm),也突破了历史月总降水量最高值(1964 年5 月,133mm).9 日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及中尺度WRF 模式输出资料,对2011 年7 月14 日下午沧州青县地区的短时大风、短时暴雨、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重点对渤海湾海风锋对沿岸局地强对流天气的触发机理进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局地强对流天气过程是在有利天气背景条件下发生的,强对流发生在局地层结不稳定和较好的水汽条件;海风锋本身有一辐合抬升区,区域内有弱对流存在;当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逐小时加密自动站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1 年6 月23 日下午到夜间发生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区上空850 hPa 始终处于潜热能高能舌中,且对流层中层干冷、低层暖湿,大气非常不稳定。西路能量锋区起了触发强对流的作用,东北路能量锋区使得降雨系统南移。本次大暴雨过程受两股冷空气影响,在强对流发生前,大暴雨落区附近出现
基于辽宁省49 个气象站50 年(1960~2009 年)五月至九月逐日平均气温资料,分析辽宁省低温冷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本文从风险概率的角度,对辽宁省低温冷害的发生和分布特征做了一定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低温冷害20 世纪70 年代最为严重,80 年代后呈下降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辽宁省低温冷害的平均发生频率西北部和东北部大于中部和南部,一般冷害的发生频率表现为南部及中部地区大于东北部和西
利用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FY-2C 卫星逐时云顶亮温TBB 资料(0.05°×O.05°分辨率)、自动气象站逐时降水资料、实时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和实况探空资料等,通过分析水汽通量流函数和势函数,重点研究了此次强降水过程的水汽源和汇、水汽输送通道的建立和变化及其对降水的影响,对“2010.07.24”豫西地区致洪暴雨过程期间大尺度水汽输送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孟加拉湾和南
鉴于雷达软件版权的问题以及需要专门的显示软件,使得用户对产品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设计了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对流风暴单体识别程序.利用2008 年4 月7 日温州泰顺的一次冰雹过程的多普勒天气雷达体扫资料对该程序进行试验,并与中美合资敏视达公司的CINRAD-SA 雷达Build 10.8 软件系统生成的风暴识别产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程序对风暴单体具有较好的自动识别效果,起到较好的预警作
建立安徽省冬小麦面积提取和生育期监测模型。利用8d 合成的MOD09A1 数据产品计算出的增强型植被指数序列数据,在利用HANTS 滤波重构时序MODIS/EVI 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冬小麦生长季内的种植结构、物侯历特征及其时序EVI 曲线特征确定提取模型,对安徽省冬小麦的播种面积和播种期、抽穗期和收获期等关键生育期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冬小麦的播种区域主要位于淮北平原和江淮之间丘陵地区;由
为了给农业生产制定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依据,以安徽省冬小麦干旱为研究对象,从致灾因子、承灾体和孕灾环境三方面选取区划因子,进行指标数据的标准化、栅格化和等级划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指标权重,分别建立了安徽省冬小麦全生育期和抽穗灌浆期干旱强度风险、干旱敏感性和脆弱性,以及抗旱能力评估模型,并以全生育期和抽穗灌浆期两级指标得到冬小麦干旱风险区划图,用安徽省耕地数据掩膜(mask)得相应的耕地意义的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