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阐述了以明星分子N3染料,cis-Ru(H2dcbpy)2(NCS)2(H2dcbpy=4,4-二羧酸-2,2-联吡啶),为代表的一类多功能钌金属配合物在太阳能光电转换、Hg2+光学传感以及阴离子传感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结合其他研究组和本实验室的研究结果,评述了这类配合物在光学传感领域的应用。
【机 构】
: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北京 10087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阐述了以明星分子N3染料,cis-Ru(H2dcbpy)2(NCS)2(H2dcbpy=4,4-二羧酸-2,2-联吡啶),为代表的一类多功能钌金属配合物在太阳能光电转换、Hg2+光学传感以及阴离子传感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结合其他研究组和本实验室的研究结果,评述了这类配合物在光学传感领域的应用。
其他文献
本文在金属离子-碳酸-凝胶扩散体系进行了周期沉淀的生长实验,得到了碳酸锌、碳酸铁产生的周期沉淀图形,研究了碳酸、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周期沉淀图形生长规律的影响,发现碳酸和金属离子在凝胶中进行扩散和反应,反应远离平衡态,形成自组织有序结构-周期沉淀,结构具有非线性的耗散特征。模拟生物矿化过程仿生合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碳酸盐材料,有助于探讨生物矿化的过程和机理,指导合成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生
本文用电子束蒸发法制备了c-BN薄膜,衬底采用单面抛光n型Si(100),在背底真空为1.3×10-3 Pa,电子枪束流为80 mA,衬底温度为室温的条件下蒸发镀膜40 min,再将BN薄膜样品在氮气保护下900℃退火1 h.所得BN薄膜含量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进行表征,c-BN薄膜中立方相含量约为90%,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采集薄膜样品的反射光谱R(λ),根据反射光谱R(λ)利用Kr
本文使用射频(13.56 MHz)溅射两步法,分别在电阻率为5~6Ω·cm的n型Si(111)衬底和熔融的石英衬底上成功制备出立方相含量为66%的立方氮化硼(c-BN)薄膜。薄膜成分由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谱(FTIR)标识,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测量了石英衬底上BN薄膜的透射光谱T(λ)与反射光谱R(λ),台阶仪测得薄膜厚度约为400 nm,利用透射光谱和反射光谱研究了BN薄膜的光学性质,计算了
本文研究了CdS/聚电解质核-壳式复合微球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真空紫外-可见光光谱。结果显示:复合微球中CdS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出现了新的特征。常温(290 K)和低温(20 K)下的真空紫外-可见光谱存在着差异。对于激发光谱,常温情况下主峰在268 nm并有一些小峰,而低温下则在253nm处有一个明显的激发峰。常温情况下的发光峰在382 nm,并且有322,542和585 nm的副峰,而低温
本文通过光诱导方法在柠檬酸钠与硝酸银低摩尔比例(≤1)溶胶体系中实现了由三角形银纳米板转化为六边形纳米板,再继续转化为圆盘纳米粒子的过程,同时能够有效调节银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光谱。在已得到的圆盘银纳米粒子体系中再加入一定量柠檬酸钠使得体系中柠檬酸钠与硝酸银摩尔比例增大,继续光照后使得圆盘银纳米粒子重新转化为三角形银纳米板,并且能够进一步调节该体系的SPR性质。
本文采用层层组装的方法,将粒径为23nm的金纳米粒子组装在PDDA/PSS/PVTC的聚电解质膜上,制备LSPR传感膜,对其稳定性、灵敏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传感膜的共振峰位、强度不受周围离子强度的影响,经过超声处理之后仍然能保持稳定。传感膜对周围介电常数的变化敏感,其共振峰位与介质折射率呈线性关系,灵敏度约为66 nm/RIU。
银纳米粒子在光、电、磁、催化方面具有独特的性质和性能,是近年来纳米科学研究中的热门材料。银纳米粒子这些独特的性质又强烈的依赖与它自身的尺寸、形貌等因素,受其材料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影响。本文利用银纳米粒子的波长自适应作用,结合氯离子对纳米粒子的结构刻蚀作用,获得了形貌、尺寸单一,SPR性质在可见-近红外区域可调整的银纳米粒子。
本文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4-31G(d,p)水平上首次对人参皂苷Rg1的结构及其红外与拉曼光谱进行了优化和计算,并结合实验光谱对其谱峰进行了指认。结果表明,实验光谱和理论光谱在大部分谱带上符合得较好。
本文研究了美国EOS MODIS环境监测卫星图像及光谱数据库资料分类、全球各时区光谱数据的快速检索及自动提取的可视化定位、人机交互系统。在浩如烟海的卫星遥感光谱及图像数据中,依据不同的科研或应用需求,提取出人们所需时间、时区、地区、范围的遥感数据,可以快速解决海量遥感数据查找、检索、下载难的问题。该系统可以应用在生产保障、土地占有、植被覆盖、环境监测、森林火情、云检测、大气遥感、城市规划、气象观测
光谱技术是一类只需较少样品预处理或不需样品预处理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的化学组成和生物化学性质分析中。本文阐述了光谱技术在食品组成成分分析、食品品质控制、食品生产加工和食品安全等方面应用的最新进展,引用文献70篇,涉及的光谱技术主要有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荧光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并评价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由于食品种类众多且易于腐败的特点,要求分析检测技术需进一步提高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