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对黄河上游地区人工增雨的必要性和黄河上游实施人工增雨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对近几年黄河上游人工增雨工作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机 构】
:
青海省气象局科技减灾处,西宁 810001 中国大气本地基准观象台,西宁 810001
【出 处】
:
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暨中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50周年纪念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黄河上游地区人工增雨的必要性和黄河上游实施人工增雨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对近几年黄河上游人工增雨工作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其他文献
地理条件和大气环流决定了京、津、冀地区是以干旱、半干旱为主的气候特征.暖干的趋势使得该区不能依靠自然力量缓解水资源匮乏.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京、津、冀地区21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合理节约用水,进行水利工程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人工增雨也是一个有益的补充方式.本文在分析该区云水开发潜力的基础上,简述了依托气象科技开发降水资源的可行性.
贵州是一个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出现和工程性缺水严重的省份,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农业生产危害尤为严重。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作业规模不断扩大,为提高作业效益,全省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建成了以新一代天气雷达为主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系统。然而,由于受地形地貌、局地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省在建成5部新一代天气雷达主的大范围天气监测预警系统的基础上,近几年,又陆续建成了23部轻便式TWR-01型天气雷达为
本文利用安徽省组网多普勒雷达资料,通过GIS数据和地理空间转换,建立了4km、5km、6km、7km、8km高度的强度场雷达拼图,精细化地分析了火箭人工增雨的作业参数.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西北干旱区强对流过程机制,提高短时、临近灾害性天气预报和服务能力,更好地确定指挥人工火箭防雹(增雨)的最佳方案,利用银川、固原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CD)2004-2006年5-9月观测资料,结合天气形势和降水实况,分析了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宁夏川、山区对流云回波顶高、强度、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等参数特征及演变规律.统计分析表明:宁夏在低涡和低槽天气形势下较易出现对流云;对流
本文在研究宁夏飞机增雨历史个例的基础上,从大气环流这一角度探讨了宁夏层状云降水的不同环流背景和天气形势,从而为更好地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开发空中水资源及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随着气象业务发展的需要,闽西北地区相继开展了人工防雹业务,并且做得比较成功,得到了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肯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大大地提高了气象部门在社会上的声望,但防雹业务技术方法的研究和监测指挥系统的建设还不太完善,指挥人员在防雹技术方面的培训甚少,大部分的防雹作业只限于参考雷达回波强度进行的,这种防雹模式已满足不了防雹业务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面对现实,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人工影响天气的
播撒成冰剂催化对流云以实施人工增雨的主要原理有两个,即静力催化和动力催化.前者主要是增加云中降水形成的效率,而后者主要目标是增加入云的水汽通量,最终增加降水,本文通过数值模拟,证实了碘化银催化能够引起对流云的动力效应,即催化增强了云的上升气流和人云的水汽通量,最终使地面降水量增加。但同时也发现在催化的早期阶段降水是减少的,因此如果对流云的生命期较短,那么催化会导致降水减少,只有生命期长的对流云,动
自提出在冰雹云中存在“穴道”—“零域”结构以来,已有一批相关模拟和观测研究论文发表;还有以私人通信的方式给出的一批尚未发表的观测结果来支持,这都丰富和深化了对这一现象的理解,同时在探讨和应用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或疑问:如“穴道”—“零域”结构存在的条件,阵雨性对流云中可否也有类似结构,前人的研究中为何未明确指出这种结构,在应用中如何判识“零域”—“穴道”等,本文以观测实例和数值模拟方法作了回答,并系
在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经常是雨、雹、大风交加,雨浇—雹砸—大风搅,使农作物遭到毁灭性的灾害,特别是经济作物菸叶和棉花受大风的损害更重.农民群众认为防大风与防雹同样重要,因为地面大风的影响面积比降雹大,而且它又可以起动新生强对流云体,对下游地区造成威胁. 在人工影响降水和防雹方面已有一些对策和方法,对人工影响对流性(雹雨)大风有可能吗?一些地方(如玉溪地区的新平县)用现有高炮或火箭做了削弱对流性(雹雨
本文介绍了对流云群以及对流云群持续活动与典型强对流系统的形成,对流云群持续活动的后续效应与泰国增雨试验的效果表现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