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胆碱酯酶广泛存在于无脊椎和脊椎动物体内,是神经系统中的重要活性蛋白。由于有机磷等农药可以不可逆的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得胆碱酯酶在农药污染监测及害虫防治等方面研究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碱酯酶广泛存在于无脊椎和脊椎动物体内,是神经系统中的重要活性蛋白。由于有机磷等农药可以不可逆的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得胆碱酯酶在农药污染监测及害虫防治等方面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有报道应用海洋双壳类体内的胆碱酯酶作为生物标志物监测海水的污染状况,进一步扩展了胆碱酯酶在软体动物中的研究及应用领域[1,2]。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CGCs)为模型,对纳米银的体外神经毒性进行评价。首先,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定纳米银的特征吸收光谱和表面形态;通过细胞模型暴露,
纳米材料是指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由于其尺寸很小,因此具有很多传统材料所没有的新特性,如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
为探讨2,4,6-三氯酚(2,4,6-TCP)暴露致鱼类肝脏损伤的毒性效应及其相关分子作用机制;实验采用了流水式暴露体系:pH为7.2±1.5,水温:25±1℃,日光灯光源(16h:8h),以稀有鮑鲫(Gobiocypris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含溴阻燃剂,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制造、纺织印染和家具生产等众多行业。由于其持久性、生物富集和/或生物放大作用,PBDEs在全球范围生物和环境样品中普
环境中的许多污染物都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随着环境污染的增加,这些致癌污染物(特别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给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癌症的发生通常是一个漫长、多步
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是一个典型的浅层淡水湖泊。近些年来,由于周边地区的工农业污染加重,太湖水体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1,3,4]。为了修复太湖水体,找到
随着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及环境中纳米材料对人类暴露机会的日益增加,纳米颗粒所引发的潜在毒性愈来愈受到公众的关注。了解纳米颗粒的生物学行为并寻找控制其活性的策略成为
双酚A (BisphenoIA,CAS,BPA)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1],近年来,在水、沉积物、土壤和大气环境中均有检出双酚A,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目前 BPA常用分析方
废弃场地的污染诊断作为场地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通常依靠场地土壤样品的化学分析,但污染场地往往由于生产历史复杂且无可供参考的资料,无法明确目标污染物, 给化学分析带来
双酚A (BPA)和壬基酚(NP)是被确认的典型内分泌干扰物。BPA作为塑料中间体和增塑剂被广泛应用于环氧树脂及聚碳酸酯的生产,并使用在杀真菌剂、染料、罐头内包装、食品包装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