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BPA的生理毒物代谢动力学模型构建

来源 :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HOH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构建成年人经口摄入BPA的生理毒物代谢动力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toxicokinetic,PBTK)模型,预测BPA暴露后BPA及其代谢产物在人体内的分布特征。
其他文献
DNA修饰,包括5-甲基胞嘧啶(5mC),5-羟甲基胞嘧啶(5hmC),5-醛甲基胞嘧啶(5fC),5-羧甲基胞嘧啶(5caC),N6-甲基腺嘌呤(6mA)等,均是表观遗传修饰,各自在生物体内起着不同的重要作用。
环境污染物暴露、电离辐射和细胞代谢等多种外源和内源因素能够诱发各种形式的DNA损伤。其中,双链断裂是最为严重的DNA损伤形式,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对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近年来,越来越多流行病学研究与动物实验发现双酚A可对人体产生健康危害,如内分泌干扰效应,神经系统疾病,癌症等,一些地区已经逐步限制双酚A的使用,期望降低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纳米银因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已经成为商品化程度最高的纳米材料,而随着纳米银的广泛应用,其暴露风险也逐渐增加,虽已有许多研究表明,纳米银可透过胎盘屏障对动物胚胎的发育造成影响[1-3],但由于模型所限,纳米银对人胚胎发育的直接影响仍然值得关注。
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溴代阻燃剂之一,多用于电子设备制造、家具、塑料、纺织品的生产中,在水、土壤、空气等环境样本以及水生生物乃至人体血液等生物样本中被高频检出1,这引发了科学界对其健康效应的高度关注。
蛋白质-DNA相互作用(protein-DNA interactions,PDIs)在生物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重组、修复等过程普遍存在[1]。精准研究PDIs对理解生命过程、环境污染物暴露所致疾病以及相关药物研发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含噻吩环的双肟酯类非离子型光引发剂MTA,分子结构如Fig.1(a)所示,根据肟酯取代位置的不同,共分为三个系列:邻位、间位及对位双肟酯系列.MTA分子结构中噻吩环连接的共轭体系,加上氰基和肟酯的共轭作用,极大的拓宽了其共轭结构,使其紫外吸收波长可达到480nm.
氨基黑10B(C22H14N6Na2O9S2,Amido black 10B),是一种偶氮类染料,具有较高的毒性,当其废水排放到环境水体中会对水中生物造成极大危害,并且具有强烈的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2]。因此发展一种经济、高效、易回收、操作简便的方法来吸附废水中的氨基黑10B染料极为重要。
基因治疗是一种全新的、革命性的治疗癌症的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实现基因的高效转运是基因治疗的关键技术之一,在转运过程中,通过适当的载体将有治疗作用的基因输送到靶细胞内,释放以达到治疗目的。阳离子脂质体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新型非病毒基因载体而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机械设备向节能、高温、高速和重载的方向发展。以三羟甲基丙烷和季戊四醇为原料的多元醇酯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较低的挥发性、良好的黏温性能和低温性能、优异的生物降解性能以及可靠的摩擦润滑性能等,而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在极端或苛刻工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