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鄂尔多斯南部中寒武统张夏组、下奥陶统亮甲山组、下、上马家沟组具有层间岩溶带及风化壳岩溶带白云岩溶孔及溶蚀膏模孔型前景储层。中奥陶统平凉/泾河组有台缘礁-滩、礁后滩等古岩溶前景储层。将鄂尔多斯南部划分出7个前景勘探区块。世界晚二叠世末长兴期在中国华南建阶,扬子碳酸盐台地是世界长兴期最大碳酸盐台地。华南扬子台地拥有世界最多和最大型的长兴期生物礁。上扬子台地北部生物礁区的生物礁大部深埋地腹,台缘礁,台内
【机 构】
: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数学地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成
【出 处】
:
2009年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五次国际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南部中寒武统张夏组、下奥陶统亮甲山组、下、上马家沟组具有层间岩溶带及风化壳岩溶带白云岩溶孔及溶蚀膏模孔型前景储层。中奥陶统平凉/泾河组有台缘礁-滩、礁后滩等古岩溶前景储层。将鄂尔多斯南部划分出7个前景勘探区块。
世界晚二叠世末长兴期在中国华南建阶,扬子碳酸盐台地是世界长兴期最大碳酸盐台地。华南扬子台地拥有世界最多和最大型的长兴期生物礁。上扬子台地北部生物礁区的生物礁大部深埋地腹,台缘礁,台内块礁及点礁的储层具有勘探前景。
川西北晚三叠世卡尼期硅质海绵礁-鲕滩组合发育在同斜缓坡上。缓坡上的油气勘探靶区须向内缓坡浅水带转移,寻找浅水真礁-生屑鲕滩。南海早中新世东沙台地边缘礁-滩组合具有白垩化的礁-滩型储层,与16.5Ma层序界面早期暴露和低水位有关。
其他文献
高压高产气井固井后环空带压或井口气窜问题较为突出,对井筒本质安全和环境安全存在潜在的风险。环空带压是指井口环空压力表非正常启压。如果该压力在经井口放喷阀门放喷后,关闭套管环空放喷阀门压力叉重新上升到一定的程度,这种情况称作环空带压。根据环空带压引起的原因可以将其分为:作业施加的环空压力,受温度、压力变化使环空和流体膨胀引起的环空压力以及由于油气从地层经水泥封固井段和环空液柱向上窜流引起的环空压力。
大量套管失效案例分析表明,几乎所有已失效的油套管在设计和施工时均符合设计标准,说明如果仅仅按照API/ISO或GB/SY标准设计的油套管不能完全保证在服役过程中的完整性。为此,本文提出了“井眼完整性设计”的理念和设计方法,力图保持井筒物理上和功能上的完整性,使井眼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井筒完整性需要考虑油气井整个开采期间的情况,包括潜在的地层情况(地层压力、地层流体的组成与物性参数等)、开采方式以及可
海相碳酸盐岩原油具有埋深较深、粘度高等特点,现采用的注空气、注空气-蒸汽技术是利用注入空气与稠油发生反应,消耗其中的氧气就地产生热量,生成烟道气与表面活性剂的一种集热采、烟道气驱油、氮气驱、羧化降粘与表面活性剂驱等多种采油机理于一体的新型采油技术。均牵涉到空气的注入,对其安全性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分析燃烧和爆炸所需要的条件,从理论上得出了温度、压力等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对注空气采油技术中燃气的爆炸
龙岗构造地层特性横向差异较大,在纵向上存在多产层、多压力系统,钻井难度大周期长。在深入分析该区地质特性的基础上,分别在444.5mm,311.2mm、215.9mm井段试验应用气体钻井提速,取得明显成果,形成了适应性评价、在线安全监测技术、防斜打快、钻井液快速钻换技术等系列配套技术。通过大规模应用气体钻井技术,龙岗深井超深井钻井速度同比邻构造提高191%,钻井周期缩短284天,同时取得浅层沙溪庙段
本文以塔里木盆地寒武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盆地西北缘柯坪塔格地区、东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寒武系野外剖面详细观测及盆内塔深1井、于奇6井等钻井岩心详细观察,根据各类测试分析成果,共识别出6种类型的层序界面,它们分别是:①古风化壳;②渣状层;③古喀斯特作用面;④超覆面;⑤岩性、岩相转换面;⑥最大海泛面。在各类层序界面特征详细研究基础上,将上述界面归结为4种成因类型,分别是:造山侵蚀层序不整合界面,隆升侵蚀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是典型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块状底水油藏。由于底水通过发育在奥陶系较深部位的洞穴系统中水体锥进,含水率上升很快。准确的计算水侵量,对有效控制底水,提高油(气)采收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油田实际生产数据,分别采用压降法、物质平衡法、生产指示曲线法对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缝洞单元S48单元和S65单元水侵量的计算方法进行研究,经过比较分析认为压降法更加适合计算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水侵量。
本文在对岩芯及成像测井裂缝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过断层的水平井成像测井资料,开展对断层两侧的裂缝发育情况研究,分析认为裂缝发育密度与离断层的距离相关,提出裂缝成因主要受区内走滑正断层所控制。建立了三类不同规模的走滑正断层带裂缝密度分布函数,对阿曼DALEEL油田下白垩统上Shuaiba段断裂带裂缝分布进行了定量评价。
通过对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白云岩的结构-成因分类,成岩作用方式、成岩演化序列和铁、锰、锶微量元素,碳、氧、锶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按“水文体制”将飞仙关组白云岩划分为不同成岩阶段和成岩环境的孔隙卤水、地层压实热卤水、混合热卤水和油田卤水四个成岩系统,根据成岩系统和水-岩石相互作用序列与储层和油气藏演化在时间-空间上的耦合匹配关系,将储层和油气藏控制因素归结为4点:(1)鲕粒滩沉积
普光气田同生期溶蚀作用形成大量的鲕模孔。生物模孔及粒内溶孔,并具有有效的保存机制。第一期埋藏溶蚀与富含有机酸的酸性水有关且溶蚀强烈,形成大量的粒内溶孔、粒间溶孔、晶间溶孔、溶洞等次生孔隙。这两期溶蚀作用和白云岩化形成优质储层的主要孔隙类型,构成优质储层的主要储集岩性,溶蚀方向符合普光气田孔隙度变化规律,是两期关键溶蚀期次,是鲕滩优质储层形成的充分必要条件。第二期埋藏溶蚀以CO2和H2S为主,第三期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致密灰岩中的缝洞油藏储集空间主要为由天然裂缝和酸压裂缝沟通的一个或多个大型管道状洞穴构成的复杂系统。塔河油田四区TK440,TK449H和TK424C井等3口相互连通的油井见水直至水淹的开发过程表明存在多个不同的边底水侵入通道,并不遵循由低到高逐渐见水的常规特征。在3口油井水淹之后,通过低部位的TK440井探索性注水使高部位TK424C井含水下降,而TK449H变成不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