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ABC1基因家族研究进程探讨其在高等植物中功能研究的策略

来源 :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BC1家族属于蛋白质激酶家族,其成员普遍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中,因其能够抑制细胞色素b mRNA翻译的缺陷以及维持线粒体呼吸链中bc1复合体的活性而得名.进化分析表明,该家族最早起源于古细菌、细菌及真核生物分离之前的祖先激酶,随后在细菌中进化,并且随着线粒体基因进入了早期的真核生物中.在功能方面,ABC1基因主要参与非生物胁迫的应答,但在线粒体、叶绿体以及在不同的物种中执行的功能存在着差异.ABC1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具有一段保守的序列,ABC1结构域为其特征性结构域.本文基于对ABC1基因家族的研究进程的总结和分析,为该基因家族在高等植物中抗逆性功能的验证及利用制定了研究策略.
其他文献
从武汉周边山野收集攀援植物野生种以及收集攀援植物栽培种共67种,对其生物学特性、生活习性等关键指标进行了观测研究.在半荫条件下,可以正常生长,在武汉冬季气温低于5℃时,口红花、翡翠珠、三角梅和空气凤梨容易发生冻害死亡。从生长量来看,达到4m以上的品种有17种;生长量在2-4m的种类有19种;年生长量在2m以下的种类有32种。常绿植物20种,落叶植物46种;攀援方式上,缠绕类有26种;卷绕类有18种
为了建立福建山樱花植株再生体系,本文分别以福建山樱花外植体茎段和由茎段诱导出的腋芽的小叶为材料,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配比对福建山樱花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2,4-D有利于福建山樱花愈伤组织诱导,茎段和小叶分别接种于MS+2,4-D2.0mg/L和MS+2,4-D2.0mg/L+BA0.5mg/L,相应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3.75%和91.0%.小叶诱导出的愈伤
对北景天(Sedum kamtschaticum)和草地早熟禾(Poapretensis)2种园林地被植物采取控水方式进行水分胁迫及复水处理,测定了此过程中二者的六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膜透性增大.SOD和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复水后,北景天趋向于对照恢复,而草地早熟禾未能恢复.
连续3年对26份文心兰品种资源的主要花期、花色、花枝长等8个主要观赏特征指标及开花率、保存率等4个栽培适应性指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间主要观赏特征及栽培适应性差异明显,26份品种资源按用途、分枝、花香及1年开花次数进行了分类,并结合栽培适应性,筛选出黄金3号、香吉士、月光、蜜糖、豹斑宝石以及红狐狸6个品种适合在福州地区推广种植.花开性是衡量文心兰品种栽培适应性的重要指标,从表2中还可
河南杨等5种杨实属同一亲本杂交种群。按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中“优先律”的规定,河南杨首先发表,应作为该种群的合法名称,而齿叶山杨、五莲杨、汉白杨、关中杨实属同一亲本杂交种群内的不同变异群体,均作为河南杨的异名处理。齿叶山杨发表的种下类群,均作河南杨的种下类群处理:心形齿叶山杨并人心叶河南杨;尖芽齿叶山杨新组合为尖芽河南杨;粗齿山杨新组合为粗齿河南杨。卢氏山杨原属山杨变种,应新组合为河南杨的变种。
以芙蓉菊当年生幼嫩茎尖部分进行水养生根,获得的新鲜根尖作为实验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研究了芙蓉菊(Crossostephium chinense)根尖染色体的数目,并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高等植物的核型进化基本趋势是由对称向不对称方向发展,在系统演化中处于较原始位置的植物一般具有较对称的核型,而在进化程度较高的植物中则通常为不对称的核型。本研究中,芙蓉菊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比值为1.73,且
岩生报春和翠南报春是分布在中国北部的两种报春花属植物,为获得两个种的杂种后代,创造报春花新种质,本文设计两个组合[岩生报春(长花柱)×翠南报春(短花柱)、岩生报春(短花柱)×翠南报春(长花柱)]杂交授粉,研究了胚龄、激素种类对杂交胚珠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后31~35天是比较合适的胚拯救时间;6-BA、NAA和GA3三种激素对幼胚萌发率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显著,比较合适激素浓度分别为6
本文以牡丹紫红色品种洛阳红为试验材料,研究在体花朵和切花花瓣斑部和非斑部花青素苷含量和花青素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根据前期研究中已获得的牡丹洛阳红花瓣转录组数据,对PsCHS1、PsCHI1、PsF3H1和PsF3H1基因进行分离和序列验证.盛开的在体花朵非斑部的L*、a*和C*值高于斑部;在盛开的切花中,非斑部的L*值高于斑部,而非斑部的a*和C*值与斑部相同.随着花朵开放,在体花朵和切花斑部的
以黄叶银杏32个半同胞子代(1#~32#)共160株嫁接幼苗为主要试验材料,通过叶色测定,色素含量测定,解剖结构观察,探讨半同胞家系的叶色等级划分及黄叶银杏观赏性状的来源.半同胞家系划分为金黄、浅黄、草绿、蓝绿4个叶色等级,金黄家系(16#、19#、21#、24#)4个子代的绿化观赏潜力较大,可作进一步推广试验.光合色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相对含量升高,叶绿体基粒片层少或无,基质片层疏松,嗜锇颗粒
采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由中国兰春剑隆昌素、春兰宋梅茎尖诱导分化并经多次继代培养的组培苗进行基因组DNA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组培苗在DNA水平上未发生变异,其遗传物质是稳定的,不同继代次数的样本之间具有高度的遗传一致性,继代组培苗保持了母株的遗传特性。由此可见,以茎尖为初始材料进行根状茎诱导、分化及继代培养,能保持遗传稳定性,以此方法进行中国兰快繁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