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Efficient Metal Wrap Through Solar Cells

来源 :第13届中国光伏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c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随着光伏的普及,对于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单个工艺结构的电池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提升的转换效率需求,本文成功地结合了选择性发射极和MWT两种不同的技术,同时仍然保持较为简单的工艺流程.最终电池效率在批量生产中达到了19.8%的水平.相应的60片封装标准组件实现了270瓦的功率输出.
其他文献
聚光多结太阳能电池可以提高效率和降低发电成本,是大规模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案之一.基于中科院物理所在衍射光学领域多年积累,提出了利用衍射光学元件同时实现分色、聚光的并联多结电池系统,并在理论设计、器件加工和性能表征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初步研究表明:该系统可突破45%的光电转换效率且聚光倍数达到300左右,有望为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并联多结聚光太阳能电池提供一套非常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目前应用的光伏电站运行监控管理系统,绝大部分面向固定支架或者单轴追踪的晶硅技术,无法满足高倍聚光光伏电站对于追踪精度、运行维护水平、当地日照等气候条件适应性的特殊需要.本文论述了当前聚光光伏电站与晶硅光伏电站的主要区别,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从技术和管理角度对电站运行环节的主要特点进行模式分析,对硬件网络拓扑结构、软件信息采集与数据库处理、故障诊断与电量提升专家系统、工单管理与绩效考核等主要模块进行功
金刚线切割技术相比于传统砂浆切割技术具有切割速度快,切割精度高和材料损耗低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硅片切割技术.但是金刚线切割所得硅片表面损伤层结构与传统砂浆切割所得硅片表面损伤层结构有很大差异,可能对后续电池生产工艺造成影响.结果表明:金刚线切割相对砂浆切割可以获得具有更薄表面损伤层的硅片.当直接对原硅片进行制绒时,两种切割工艺差别不大,当对硅片进行抛光处理后再制绒时,金刚线切割所得硅片比砂
控制铸造多晶硅初始生长阶段的晶粒形貌和生长方向,是提升多晶硅质量的重要方法.研究发现,硅原料熔化后,通过引晶形核方法,使用硅的异质或同质籽晶在硅晶体生长初期提供形核点及降低形核驱动力,能够实现对铸造多晶硅初始生长阶段晶粒形貌的有效控制.进一步分析发现,异质籽晶形核和同质籽晶形核对长晶初期的晶粒相貌控制存在一定差异,但晶粒的位错密度都比普通多晶硅较低,且这种晶粒结构在多晶硅的后续生长过程中存在一定的
近年高效低成本P型单晶硅电池相关技术层出不穷,转换效率迅速提高.然而工业界大规模用P型CZ单晶硅片中氧Oi含量较高,在光照条件下与B复合,形成的硼氧复合体导致少子寿命大幅度下降.本文在P型CZ单晶上采用AlOx/SiN、SiOx/SiN不同叠层钝化层,研究硅片的少子寿命以及对应的钝化发射极背接触(PERC)单晶硅电池在光照条件下的衰减特性.结果表明高效PERC单晶硅电池衰减幅度较常规单晶电池大1~
氧化铟锡(lndium-Tin Oxide,ITO)同时结合了可见光范围内高透过率和高电导率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硅基太阳电池.本文研究了反应热蒸发技术低温(~160℃)生长ITO透明导电薄膜过程中,不同Sn掺杂对其微观结构以及光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Sn掺杂含量的增加,ITO薄膜微观结构稍有变化,薄膜的电子迁移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对于较高的Sn掺杂含量,在低温条件下电离杂质散射和中
铜锌锡硫Cu2ZnSnS4(CZTS)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其理论转换效率高、成本低廉等优势得到了人们广泛的研究.CZTS的主要制备方法有真空热蒸发法、溅射法、喷雾热解法、电沉积法、溶胶凝胶法及纳米晶制备等.但真空方法设备成本高,耗能大,不利于大规模生产.本文采用一步电化学法在Mo玻璃上制备CZTS四元化合物薄膜.采用电化学恒压法制备了CZTS薄膜预制层,并采用不同温度进行退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
纳米线(棒)径向P-N结太阳电池不仅具有良好的陷光作用,同时还具有光吸收和载流子收集方向相互垂直的特点,可以提高载流子的收集,有望采用廉价材料得到高的转化效率.本文分别采用湿法腐蚀和与模板结合的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在P型晶硅衬底上制备定向排列的纳米线(棒)阵列.通过调控腐蚀或刻蚀工艺条件,制备了高度5-10微米,直径50-400纳米的纳米线(棒)阵列.实现了良好的陷光效果,高度为7.5μm的纳米线阵
本文在对DSC接触界面结构特性进行细致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多界而等效电路,通过Zview软件大范围改变DSC界而阻抗值模拟DSC中多个接触界而及薄层内部的阻抗特性,详细分析和研究电荷转移和传输的相关参数对DSC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对深入理解DSC工作机理和动力学过程解析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在产线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湿法“纳米绒面技术”替代常规电池的湿法“微米绒面工艺”,通过有效提高电池片的光吸收性能,从而制备出高效的多晶黑硅电池.“纳米绒面技术”采用两步法完成:第一步,将电池片置于包含催化金属离子、氧化剂和刻蚀剂的混合溶液中,通过局域的化学刻蚀形成纳米结构.第二步,在特定的化学溶液中,对纳米结构进行修正刻蚀,并去除残余金属.通过溶液配方、工艺参数的调整,能够较大范围调控纳米结构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