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网络时代语境下,民众对突发公共事件评论的话语权被极大地释放,但常常将较为复杂的问题进行主观归因、情绪宣泄和群体间的利益冲突,与想象期待中的"公共空间"民主空间大相径
【出 处】
:
安徽省第七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时代语境下,民众对突发公共事件评论的话语权被极大地释放,但常常将较为复杂的问题进行主观归因、情绪宣泄和群体间的利益冲突,与想象期待中的"公共空间"民主空间大相径庭.文章在情感理论框架下结合质化内容分析方法分析"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头条新闻""头条福建""福建身边事"第一时间报道此事件时网民的评论,分析了微博讨论中地区冲突、归因等各类话语的具体内容与其所带情感之间的关联,以及讨论中情感表达与其他话语在对话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本文发现,微博空间作为减压阀的作用更为突出:微博讨论中情感化批评占据主导;网民情绪会向外扩散;观点的相斥会触发愤怒并减少对话的可能性.本文从完善情感框架理论的建构出发,对理解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网络的舆论生态、网络工作人员的实践以及政府舆情应对方面皆有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晚清时期的中国,青山沉睡,大江不流.内外交困之下,一批远渡日本的少年,他们在日本留学期间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思想,编辑出版各种刊物,宣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以求打破中国封建传
本文对《奔跑吧兄弟》节目中的本土化行为进行了内容分析,中韩团队共同制作的电视真人秀,势必会带来与以往单单购买版权不同的特征.在此,笔者引入霍米·巴巴的文化混杂理论,
如今,正处于以新技术引领的网络传播变革之中,网络媒介除了在技术层面上不断给人以全新的体验外,还颠覆了传统的权力关系和权力呈现形式.毫无疑问,上网本身已经成为一种权力,
网络在形塑个人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变革着行业的一些工作模式与标准.媒体行业对于网络资源的使用似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些网络资源的使用在报纸新闻生产常规方面有何作用,
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是一场全国范围内前所未有、爆炸猛烈、影响恶劣、全国人民为之哀痛的灾难事件.该事件的突发性、复杂性和重要性,使得其在传播过程中呈现
新闻发布会作为政府和公众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在重大危机发生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现代政府进行公关工作的必要一环,研究新闻发布会能更好地探讨政府危机传播与公关能力
本文以"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中新浪微博的三个样本微博为数据基础,对突发性事件中微博场域舆论的构成和分布形态、构成要素、生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对政务微博、媒体
理想状态中的公共话语,应对公民的普遍利益和国家的民主有所裨益,其对象是公共事务,其载体是大众媒介.数字媒体时代的公众拥有宽松的公共话语空间,但是公共话语却沿着背离其
从碎片化到专业化,微博已是人们网络学习时进行知识分享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本文从社会关系与社会资本需求及公共信息获取需求两方面,分析了72位粉丝数在1万以上的高校新闻
蓬勃发展的移动社交媒体,实现了人类互动本能的"找回".然而,用户对于移动社交媒体互动传播的热衷,似乎并不在于对信息本身的追逐或对技术的崇拜,而是存在某种情感动因.本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