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注射免疫治疗诱导小鼠哮喘免疫耐受的机制初探

来源 :2017上海市医学会变态反应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建立小鼠哮喘免疫耐受模型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之机制.方法:选择BALB/c小鼠18只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哮喘免疫耐受模型组(A组)、哮喘对照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每组6只.A组和B组小鼠于第0天、7天和14天分别3次腹腔注射10ug卵白蛋白(ovalbumin,OVA),C组则注射PBS.过敏性哮喘小鼠皮下注射ova可成功诱导小鼠哮喘免疫耐受形成,嗜酸粒细胞浸润的减轻、IL-4 , IL-5 , IL-17的降低可能参与了特异性免疫治疗致免疫耐受的形成。
其他文献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针对机体过敏原的特异性脱敏治疗,其方法是通过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等途径给予小齐剂量递增的过敏原使患者对其逐步耐受的治疗;由干过敏的发病机制复杂,
IL-33是支气管哮喘致病过程中的关键.目前认为,生理条件下,IL-33储藏在细胞核内,一旦细胞坏死,储存于细胞核内的IL-33即刻被被动释放至细胞外.同时,也有研究发现IL-33也可被
癌痛是最常见的肿瘤相关症状之一癌痛是肿瘤患者最恐惧的症状之一。如果疼痛不能缓解,将令患者感到不适,并极大影响他们的活动、积极性、与家人和朋友的交往,以及整体的生活质量
哮喘诊断标准是变化的呼吸道症状病史、确切的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一个定义完善的内型,应该通过生物标记物,把主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和哮喘的临床表型联系起来:如与疾病相关
完整过敏性疾病变应原特异性诊断应包括:病史及临床表现、皮肤试验(变应原体内特异性诊断)以及体外诊断,只有三者一致时才能做出准确的特异性诊断,不能单凭一两项即做出过敏原
本文阐述了MP、CP感染与气道炎症,介绍了MP、CP感染与儿童喘息并分析了大环内酯类药物免疫调节作用。
为探寻上海市西南部空气中气传花粉的分布规律,找出影响其分布的因素,指导花粉症的防治.在2008年5月至2013年12月,采用Durham重力沉降法,以24小时为单位,对空气中气传致敏花
目的:探讨基于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的美罗培南个体化给药方案是否有助于提高PK/PD达标率及抗感染疗效.方法:收集南京鼓楼医院2015年1月至12月ICU使
目的:临床药师通过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参与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的临床实践.方法:监测特殊群体患者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根据监测结果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设计个体化给药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探讨心血管内科药学服务.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总结笔者在心血内科工作的经历与体会.结论:通过药品使用总体情况、基本药物使用情况、省医保扣款情况、医嘱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