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创面修复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生物学过程,多种细胞成份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成纤维细胞、角质形成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修复细胞,以及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成份等参与创面的修复过程。随着对创面愈合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以及成体干细胞在各种组织、器官修复与再生过程中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在损伤后机体除动员创伤局部组织的细胞直接参与修复以恢复受损组织的完整性外,还通过动员不同来源的干细胞通过向受损组
【机 构】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外科,再生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整形外科
【出 处】
:
第八届全国创伤修复(愈合)与组织再生学术交流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面修复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生物学过程,多种细胞成份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成纤维细胞、角质形成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修复细胞,以及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成份等参与创面的修复过程。随着对创面愈合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以及成体干细胞在各种组织、器官修复与再生过程中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在损伤后机体除动员创伤局部组织的细胞直接参与修复以恢复受损组织的完整性外,还通过动员不同来源的干细胞通过向受损组织迁移,以增殖、分化和分泌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等方式完成创面的修复。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各种来源的干细胞与创面修复之间的关系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肾毒清合剂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两组予相同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服用肾毒清合剂;对照组采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常规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统计两组尿红细胞计数、24h尿蛋白定量,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完全缓解47例(78.3%),显效10例(16.7%),有效3例(5%),无效0
目的:观察中药肾炎康复片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与硫唑嘌呤治疗狼疮性肾炎的远期疗效及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狼疮肾炎62例,随机分组治疗观察.(1)治疗组22例.中药肾炎康复片(1.92g,Tid)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0.2-0.4mg/kg·d)及硫唑嘌呤(50mg, Bid);(2)对照1组:18例.小剂量甲泼尼龙与硫唑嘌呤(用法用量同治疗组),剔除中药肾炎康复片;(3)对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混入白细胞配合点阵激光在面部炎性痤疮治疗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2月共6名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激光整形美容中心接受点阵激光+PRP+白细胞治疗的青年患者,其中痤疮炎症中度3例,轻度3例。术前抽取患者静脉血液20~40 ml,通过多步离心技术收集富血小板成分的血浆,同时将离心后的白细胞混入其中。对面部病损区先性点阵铒激光治疗,后将含有一定
目的:观察与评价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在面部年轻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4月共20名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激光整形美容中心接受PRP治疗的患者,其中PRP面部(鼻唇沟、眶周)注射填充术6例,点阵激光+PRP治疗术10例,PRP面部注射填充并点阵激光+PRP治疗4例.术前抽取患者静脉血液20~40 ml.通过离心技术收集富血小板成分的血浆.对于面部凹陷部位直接进行注
目的:总结了11例特殊部位慢性创面(如臀部压疮、骶尾部压疮、会阴部溃疡)且进行手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1例特殊部位慢性创面且进行手术的患者,术前运用TIME原则指导护士进行创面护理,术后注重体位护理和伤口护理。结果:本组11例患者创面8例Ⅰ期愈合,3例Ⅱ期愈合。出院后追踪随访3~20个月,无一复发。结论:TIME原则可作为术前创面床准备指导工具,结合术后体位护理和伤口护理,将慢性创面护理规范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性慢性创面介入治疗后无再流现象的预防与治疗。方法:笔者所在科室2009-2012年收治下肢动脉闭塞缺血所致足部慢性创面患者30例,其中20例患者行下肢动脉闭塞狭窄部位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治疗后,行小腿或足部带蒂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介入治疗后全部患者肢端缺血表现均有改善,皮温增高、颜色较前红润。其中2例患者介入治疗后短期效果明显,但2-3天后出现皮温降低,皮瓣创缘皮肤坏死表现。结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增殖及Ⅰ、Ⅲ型胶原产生的影响.方法:贴壁培养HUCMSCs,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添加bFGF (2μg·L-1)于L2DMED培养液中,对照组使用L2DMED常规培养液.分别测定2组HUCMSCs生长曲线,MTT法分析bFGF对HUCMSCs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面HUCMSCs标记(CD45、CD34
目的:观察阻断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 Ⅱ,Ang Ⅱ)1型受体(type 1 receptor,AT1R)对创面愈合过程的上皮爬行、肉芽组织形成以及创伤局部生长因子产生的影响,探讨Ang Ⅱ及AT1R影响创伤愈合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直径6mm,在创面模型建立同时腹腔给予AT1R阻断剂Losartan(每天20mg/kg),在创面形成后第3、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