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沙地竹林细根养分含量及其季节动态

来源 :第四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wang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福建省漳州市东山赤山国有防护林场沿海沙地竹林细根的养分含量(N、P、K)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沿海沙地各竹林细根养分含量总体偏低,早竹细根N年均含量最高为10.964 g·kg-1,雷竹最低为4.535 g.kg-1,台湾桂竹细根P年均含量最高为0.9714 g.kg-1,乌哺鸡竹最低为0.1362 g.kg-1,四季竹细根K 含量最高为2.761 g.kg-1,花吊丝竹最低为1.127 g.kg-1。各竹种细根N、P、K 养分含量都有规律性的季节变化,都表现出单峰或双峰的变化趋势,竹林生长旺季波动较大,生长后期趋于稳定,各竹种之间N 含量变化的规律性最强,P次之,K 最弱。丛生竹细根N(早竹除外)、P年均含量均高于散生竹,而K年均含量丛生竹与散生竹间差别不大。
其他文献
对赤竹亚族Sasinae 四属34 竹种进行RAPD和ISSR 分析,在30 条RAPD 引物和100 条ISSR 引物中进行筛选,筛选出9 条RAPD和11 条ISSR 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分别产生249、271个多态位点,利用Popgen32、MEGA4 分析软件,输出树状聚类图,分析结果表明:①RAPD 聚类分析支持异枝竹属Metasasa 单独成组;②RAPD和ISSR 聚类分析都支持铁竹属
对菲白竹叶片营养成分及随季节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菲白竹叶片含水率为57.71%,粗蛋白为13.14%,粗脂肪为6.24%,粗纤维为39.02%,粗灰分为14.42%,可利用糖为5.29%;菲白竹叶片含有18种蛋白氨基酸和一种非蛋白氨基酸γ-氨基丁酸,其中8种动物体必需氨基酸都可以检测到,并且含量比较丰富。从营养成分角度考虑,菲白竹最佳刈割时间为8月~10月。
为了提高毛竹种胚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质量,研究了毛竹种胚不同放置和切割方式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置方式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明显,盾片朝下处理在4mg/L2,4-D的培养基上诱导出较多的致密状愈伤组织,盾片朝上紧密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较低,更易生根;不同切割处理也对毛竹愈伤组织诱导影响明显,横切能够较好地控制疏松水渍状愈伤组织的产生,诱导出较多的致密状愈伤组织;剥胚处理和纵切处理对胚
本文以部分丛生竹种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低温条件对不同丛生竹种理化指标的影响,对丛生竹耐寒评价体系进行了探索,并对部分丛生竹种进行了耐寒性评价。结果表明:较耐寒的丛生竹种通常具有较低的叶片相对电导率、较高的保护酶活性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叶片相对电导率与膜脂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可以作为竹种重要的耐寒性鉴定指标。对丛生竹种耐寒性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可选择椽竹、硬头黄、紫青皮竹、粉单竹、金丝慈竹等竹
毛竹叶构件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的过程,研究得出海子坪天然毛竹的林叶面积指数为5.9252,其无性系分株的叶面积有随着胸径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并且随着龄级的增大叶面积逐渐减小的现象。胸径处作为林木中相对简单易测的种群结构因子,研究通过以海子坪天然毛竹无性系种群的标准竹胸径作为自变量,与竹秆的相对直径(DX)、相对壁厚(ZX)和胸高壁厚Z(D1.3)等结构因子为因变量,采用直线和幂指数等相关方程
通过对9个笋用竹种叶片的光合速率测定,研究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与环境、生理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笋用竹种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有一定的差异,并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光合速率具明显的午休现象,上午8:00—9:30 叶片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呈直线上升,在9:30 出现全天第一个高峰值,在15:30 出现第二个高峰值;9个笋用竹种中,慈竹的日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为10.13μmol·m-2·s
通过对昭通市绥江县的材用撑绿杂交竹的调查,测定其在不同地形地貌条件下的胸径和高度等生长因子,并分析与地形地貌的关系,采用F检验,SSR 法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坡向对高度有极显著影响,阴坡竹子比阳坡竹子平均高0.5m;海拔对撑绿杂交竹的胸径和高度都有显著的影响;同因子类型组合对撑绿杂交竹胸径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对高生长有显著影响,平均竹高变化范围在7.57~8.36m 之间。
研究了3a 毛竹从展叶到绿叶期的叶片大小、重量、分布状态和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毛竹单叶面积、千叶重和叶片分布受施肥的影响不大,是较为稳定的指标;展叶期施肥处理(SF)能显著增加单株叶片数量,到7月底,其单株叶片总重量和叶面积指数已分别比其它时期施肥(TF)高出14.8%和13.7%,比不施肥(CK)高27.6%和24.5%;冠层14-17 档是单枝叶片数量最多的区域,施肥能增加各枝盘叶片的重量,但
运用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法,以处于浙江省富阳市尖山林区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纯林和天然起源的毛竹木荷(Schima superba)混交林为试验对象,设置马尾松枫香石栎为主要组成树种的针阔混交林和香樟苦槠常绿阔叶林作对比,2003年7月采集不同林分土壤样品并分析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状况。依据模糊数学原理,计算土壤肥力指标的隶属度和肥力指数值。结果表明:各林分土壤层次Ⅰ(0~1
以福建省永安市天宝岩自然保护区集约经营的毛竹纯林(Ⅰ)、竹阔混交林(Ⅱ)和竹针混交林(Ⅲ)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渗透性能及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0-40 ㎝土层中,初渗率、稳渗率、平均渗透速率、渗透总量的排列顺序为:Ⅰ>Ⅲ>Ⅱ;在40-60 cm土层中,初渗率、稳渗率、平均渗透速率、渗透总量的排列顺序为:Ⅰ>Ⅱ>Ⅲ,即毛竹纯林的不同层次土壤渗透性能最好,初渗率、稳渗率、平均渗透率和渗透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