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循环--分析网络内的新的当代艺术运动,从1994年到今天

来源 :第一届网络社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uarius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循环”包括三种“方式”:收集一些网络信息;调整这些信息以创造新的文件;将新文件“上传”至网络。由此形成网络的“循环”。从艺术的角度而言.最有趣的部分显然在于艺术家的调整,而这个过程也区别于另一类充满创意的因特网用户,尽管他们的作品有时也被成为艺术作品。
其他文献
"实施中国流动科技馆计划",是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的要求,也是《盐城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如何推进"流动科技馆计划",扎扎实实搞好流动科普宣传服务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这是摆在各级领导和普及科技工作者面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搞好流动科普宣传服务,不仅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更需要政府财政的鼎力支撑,建议政府出台特殊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以确保“流动科普宣传
艺术和亚文化语境一样.都是局部的问题。它不可能被大多数人接受,它的语境不能敞开。往往会有“好的艺术”是普世的想法,但是那个所谓的.普世世界“并不是铁板一块。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现实”,现实就在身边.但是现实不等于普世的那个“真实”,真实必须通过“相”来传达。虚拟社区的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现实,它可能是现实物理世界的“潜意识”,不能说看不到它的物理形态它就不是现实了,它对这个世界的作用力很大。当代的民族、
版画漂流计划是一个没有固定展览地点,没有固定展览时间的全球巡展计划.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的一次全球展览、是一个通过社交媒体进行组织、创作、传播和展示的艺术计划的操作系统,是基于社会化媒体平台进行展览新模式的一次实验性的探索.在这个计划中,参与者既是创作者,也是布展人,同时也是策展者和传播者.参与者在计划中的多重角色,打破了艺术的一些传统壁垒,使艺术不再是某些精英人群的专利,把原始
“奇米拉的世界”是2014年.作者在台北市数字艺术中心的个展。承续了奇米拉的概念,在展场中设置两个空间.虚拟世界“虚”空场与真实世界“实”空场。奇米拉存在于“虚”空场与“实”空场.以“正与负”“阴与阳”概念建构的两个世界,以移动装置与互动装置为介质,使川实体光线、虚拟生物、文字讯息、投影影像,揭露客厅、卧室、餐厅、厨房、书房的存在。造一个观者漫游展演的舞台.在此“实”与“虚”空场中,进行数字存在个
基于互联网的分享经济在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特别是分享出行、分享住宿、O2O送餐等代表性的分享经济行业密集曝光出损害劳动者权益、消费者权益和社区权益的事例.这一现象需要引起重视。从事分享经济的企业实际上经营的是传统的业务,他们借助互联网技术成为了具有更强垄断能力的赛博中介企业,然后凭借垄断地位推卸本应承担的责任。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的赛博中介的存在,导致分享经济偏离其协作和分享的本
作者认为艺术家在使用数字技术中的两个逻辑—“不可能的即兴”以及“数字的平台性”,能够阐述出数字逻辑的引入,并导致了创作者的“著作权”不可避免地从传统人类创作者中分散了出去,分布于林林总总的算法、软件和平台之中。这样的观点并不是为了贬低创作者的思维.而是在数字技术接近奇点之时,对于数字技术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做一次开放式的探讨。
通过从内到外三个层次的分析可以看出,劳工机构在组织行动与传播文化的过程中,主要依靠传统的社会网络进行。他们不排斥对新媒体技术手段的使用,这些手段强化了机构的信息推广能力,甚至为集体创作提供了帮助。他们也尝试构建网络社区以增强凝聚力,并逐步拓展文化空间。但他们的工作重心仍是在现实关系之中与外界展开互动。这一倾向并非源于他们对新近技术手段的掌握能力不足或面对新社会形态的保守性。结合当前中国新工人群体的
本文在梳理新近文本素材的同时,为艺术家提供更多明了“后网络艺术”的可能性。从开放性的角度而言.后网络这个词是否存在意义,或者它的意义从何体现,这些问题都会在拢理的过程中为带来新的思考。论述将会涉及许多未被刊登或是未经过学院系统过滤的文献资料,近几年甚至是近一个多月的展览也会被纳入其中。正如读者将会面对到的,网络已经在改变人们的写作方式,它的高速生成对原本正统的学院式写作构成威胁。标准的“注释”逐渐
本文的目的在于借助流媒体的发展与网络直播的现状,让重新理解和思考何为展示,何谓日常。在这个实时流媒体方兴未艾的乱世中,要警惕网络直福成为资本主义的新生产形式。并没有通过此次的论述牵扯出隐藏在平台本身的资本愉出以及背后的资本累积运作。公众每天发生的是错综复杂的日常纠葛,社会等级、社会群体都掩埋在这些琐碎日常之下。民主不需要心系革命和占领的筹划,只要想到身处其中的日常缝隙。要继续使用这些被奇观化的日常
谈及直播中的粗俗无聊,它不仅存在于这些在线直播视频的内容中,也存在于观看行为中。对观众过来说,直播有时更像是“背景物件”,并不指望让观众沉浸其中,而是鼓励观众从视觉的欲望中撤出。坐在电脑前,拿着手机躺在床上,并不觉得直播无聊,而是与直播一同无聊。与此同时,也并不期待看直播能改变审美水平.在微信群或微博里,有太多视频、分享链接要看,太多朋友要聊。可以说,当代视觉文化造成了感知过载和疲劳。其结果是,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