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干扰下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的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0206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级双相不锈钢2507由于其优异的耐氯腐蚀性能和综合力学性能,在海洋工程中逐渐得到应用。而在近海工程和超高压输电线路附近的海滨地区经常检测到交流电。由此引发的交流干扰可能威胁到相关装备的安全服役。目前,有关交流电对双相不锈钢的腐蚀行为及机理的文献鲜有报道。因此,本文采用电化学测试、浸泡实验、干湿交替周期浸润腐蚀实验,结合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探针显微镜(SKPF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方法系统研究了交流干扰下2507双相不锈钢(2507SDSS)在模拟海洋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及机理。其主要结论如下:(1)在不同交流电流密度干扰下,钝化膜的厚度,组成,结构及电子性能均发生变化。如膜中缺陷增多,粗糙度增大,膜的组成中出现CrO3(Cr6+)和FeOOH等物质,结合水的含量明显降低,膜表现出的半导体性能也发生改变。AC作用下膜呈现出孔洞和类似沟槽状的不均一的破坏特征,这使得腐蚀离子更容易到达金属基体表面,加速腐蚀的发生。此外,随着交流电流密度的增加,点蚀电位负移,维钝电流密度增大,钝化膜的溶解加速。当交流电流密度小于100A/m2时,点蚀主要集中在奥氏体上和铁素体与奥氏体边界处,然而当交流电流密度达到200A/m2时,腐蚀驱动力进一步增大,使得铁素体上也出现大量的点蚀。(2)开展了交流干扰下不同冷却方式制备的2507SDSS模拟焊接接头组织及不同退火组织的腐蚀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交流干扰下,不同组织上形成的钝化膜具有不同的均匀性,稳定性和保护性。其中,正火组织表面钝化膜具有最高的抗点蚀当量系数(PREN),最少的缺陷,最好的稳定性和耐蚀性。退火组织中由于析出相σ的出现,大大降低了钝化膜的保护性,其点蚀主要分布在析出相中,同时退火组织中多相结构增加了微电偶腐蚀电池的数量。此外,淬火组织的α相和γ相的伏特电位差较大,发生微电偶腐蚀的驱动力更大,导致其腐蚀程度比正火组织严重。随退火温度升高,退火组织中奥氏体相含量降低,铁素体含量增加。析出相σ和大量铁素体相的存在大大降低了2507SDSS的耐蚀性。此外,随交流电流密度的增加,不同温度退火组织的点蚀电位负移,点蚀敏感性增加,腐蚀速率增大。因此不同退火组织的AC腐蚀行为与其组织结构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2005年9月15日,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湖北省目前仅此一处。随着武汉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镇化进程加速进行,城乡建设
外国直接投资正成为中国经济成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结构的转交和升级开始摆脱原来封闭条件下的自我力量的积累,自觉和不自觉地把外国直接投资融入
本文以刚果(金)某矿山铜钴湿法冶炼工艺为基础,介绍了金属平衡的数据来源、报表编制及计算方法,并讨论了实际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在上海老城隍庙九曲桥的荷花池畔,有一座青瓦朱栏、飞檐翘角、古朴典雅的三层仿明清建筑,它就是上海著名的本帮菜馆“绿波廊酒楼”。由于上海老城隍庙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周围老店鳞次栉比,不少人还以为绿波廊也是一家百年老店,其实不然。“绿波廊”原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潘氏豫园西阁的一个楼阁,400多年来屡经翻建,楼阁的一部分曾开设茶楼,其名为“乐圃阆茶楼”,楼上供应小壶茶,楼下还供应生煎馒头、蟹客黄、陆氏酥饼
在现代社会中,我国的机械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将现代化机械理论运用到矿山机械设计当中,成为矿山开采行业的主要研究重点。经过相关研究发现,在矿山机械设计中融入现代化设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包含着严密的异化需求与自然力危机逻辑。以此审视凯恩斯理论,发现其政府需求理论存在着严重的异化元素,是引发自然力危机、诱导经济走上不可持续道路的一
源于大菜粉蝶Pieris brassicae的根虫瘟霉Zoophthora radicans菌株R0通过反复转染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而分别获得转染菌株R1、R3和R5.用这些菌株对小菜蛾2龄幼虫进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