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钛磁铁矿选择氯化预提钒的基础研究

来源 :第十六届冶金反应工程学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myu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实现钒钛磁铁矿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本文针对提出的新型的原料适应性强、能耗低、污染少的氯化提钒直接还原工艺进行了基础试验研究.分别选取FeCl2、FeCl3或二者的混合物为氯化剂,按一定配比充分混合矿石和氯化剂后冷压成型,在900 K~1300 K温度区间,进行了一系列选择氯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考察的温度区间内氯化预提钒是可行的,与热力学分析结果一致;在考察的温度范围内,适宜的提钒工艺参数为1000 K、FeCl3氯化剂、保温3小时、粒径Φ20×8mm,此条件下提钒率可达42.93%.
其他文献
通过水力学模拟方法;以底吹氩钢包和单嘴精炼炉为背景,考察示踪剂加入数量对混匀时间测量结果的影响规律.本文研究的水模型钢包底部直径、顶部直径、液面高度分别为0.538m、0.585m、0.63m.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示踪剂数量的增加,测量的电导率值即示踪剂浓度也有所增加.当示踪剂加入数量较大时(对应于本文研究的100ml,150ml),在加入示踪剂的初始阶段,混匀时间曲线有急剧增长的趋势.当示踪剂加入
本文针对某钢厂的钢包吹氩工艺建立了氩气/钢液/钢渣三相数学模型.采用多相流体积法VOF模型对现场常用三个吹气流量和两个渣层厚度下钢包内流体流动情况进行了三维瞬态数值模拟.模型结果表明,底吹氩气在上升过程中形成间断性的气泡并带动钢液在钢包内形成环流,氩气从钢渣界面溢出,使钢液隆起一定高度并形成了渣眼.当吹气流量为300L·min-1、500 L·min-1和1000 L·min-1时,对应的渣眼直径
气泡微细化是“原位机械搅拌法铁水炉外脱硫技术”的关键,气液传质系数是研究气液吸收过程的基本参数.本文通过测定NaOH吸收CO2的速率来研究气泡微细化过程,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研究了偏心条件下,不同搅拌桨桨型、偏心度、搅拌转速、气体流量对CO2的吸收速率及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号桨(有效倾斜面积最大)为最佳搅拌桨;随着偏心度的增加,CO2吸收速率和气体利用率会相应增加,本实验条件下,偏
采用三元二次正交设计方法,利用熔体物性综合测定仪对CaO-MgO-SiO2-Al2O3四元精炼渣系的熔化性温度进行了测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精炼渣碱度增加,该精炼渣系的熔化性温度升高;MgO含量增加,该精炼渣系熔化性温度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Al2O3含量增加,该精炼渣系熔化性温度逐渐降低;碱度为4~5、MgO含量4.5%~5.5%、Al2O3含量24%-27%时,该精炼渣系熔化性温度较为适宜
采用CFD流体模拟软件Fluent6.3,基于压力的分离隐式求解器,运用k-ε双方程模拟了四孔变角氧枪气体射流流场,分析了不同喷孔倾角下气体射流速度和动压分布规律,并确定了适宜的氧枪操作参数.结果表明,与喷孔倾角均为10.5°的喷头A射流相比,喷孔倾角变化1°或0.5°情况下,气体射流流场基本相似;在射流方向上,射流速度分布和动压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喷头A的枪位控制在1~1.6m较为适宜;喷孔倾角变
高碳铬铁固相脱碳涉及晶体内碳的固相迁移,其迁移的难易程度与高碳铬铁显微组织结构和物相组成密切相关。本文采用金相、电子探针及XRD等分析方法对高碳铬铁金相显微结构和物相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高碳铬铁的金相组织结构主要为包裹、镶嵌和蚕食结构。其物相组成主要为中间碳化物(Cr,Fe)7C3、富金属碳化物(Cr,Fe)23C6和铬铁素体CrFe组成的共晶混合物。其中(Cr,Fe)7C3为初生相,其
本文研究了在试验室条件下钒钛磁铁矿配煤直接还原的特点,考察了还原温度、反应时间和配碳量对直接还原金属化率的影响,以及高温熔分的形貌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钒钛磁铁矿中Fe3O4先于FeTiO3被还原,采用直接还原可使铁优先还原为金属铁,钛仍以氧化物的形态存在;随着温度升高,球团金属化率均呈上升趋势,温度升高上升趋势减缓;反应时间控制在20 min为宜,在C/O=0.9∶1时,延长反应时间金属铁会被氧化
本文结合烧结烟气的特点,借助SO2-Mn-H2O体系的E-pH图,分析研究了利用软锰矿浆进行烧结烟气脱硫体系中可能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结果表明,反应初期主要是MnO2直接氧化SO2生成Mn2+、SO42-,达到脱硫的目的,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中的MnO2越来越少,到反应后期,主要是锰铁等过渡金属离子催化氧化SO2生成H2SO4起主要作用。
焦炭的气孔结构和基质反应性以及基质强度对焦炭的热态性质具有重要影响。为模拟焦炭在高炉内实际劣化过程,并分析不同因素对焦炭热态性质的影响程度。通过对四种具有不同热态性质焦炭的等溶损率反应性、等溶损率反应后强度、焦炭基质反应性、基质强度和气孔结构的测定和分析得出;块状焦炭随着溶损率的不同其对应的反应速率有所不同,且焦炭的反应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焦炭基质的反应性,而焦炭的反应后强度与焦炭的溶损率和焦炭的
采用自制高温气固相反应连续测定装置,研究了900~1100℃下,CO2,H2O及其混合气体与焦炭的溶损反应.结果表明:焦炭与H2O反应的溶损率远高于与CO2反应后的溶损率,且前者的溶损率是后者的2~5倍.相比于和CO2的反应,焦炭和H2O的反应在颗粒外围更为剧烈,且不易在中心部位生成大的串孔及裂纹.随着混合气体中H2O含量的增加,焦炭的溶损率不断增加.当H2O/CO2=5/5和7/3时,焦炭与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