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黄30在宁夏不同种植模式研究

来源 :第24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bbish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黄30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中品661作母本、中黄14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该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豆2006015),2009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京审豆2009001),2011年被农业部推荐为北方春大豆区高产创建主栽品种.2008年该品种引入宁夏,平均生育期130d;有限结荚习性,圆叶,紫花,棕毛;株型收敛,株高70cm左右,主茎节数15个,有效分枝1.3个;底荚高13cm,单株有效荚数52.2个,单株粒数120粒,百粒重21g;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微弱光泽,褐脐,大小均匀、整齐,商品性好.
其他文献
优良大豆品种绥农10(绥87-5668)是1983年以秆强、分枝多、荚密的绥农4号为母本,辽宁铁岭农科院培育的晚熟、高大繁茂、丰产、高抗灰斑病的铁7518有性杂交选育而成,母本绥农4号有农家品种满仓金、铁荚四粒黄、群选一号、东农1号、丰收7号等血缘,父本铁7518有农家品种丰地黄、熊岳小粒豆,遗传力强的资源铁5621、花生的血缘,因此绥农10遗传基础丰富,具有高产稳产、抗病、耐重迎茬、适应性广、品
Vegetable oils form a good part of human diet, providing concentrated sources of energy and essential nutrients.A process for the deacidification of a vegetable oil in which the major acid of the vege
由大豆疫霉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茎腐病是严重危害大豆生产安全的一种病害,利用抗病品种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防控方法.SGT1蛋白在许多植物中被证明是抗病反应所必需的.为了明确GmSGT1基因在大豆与疫霉互作过程中的功能,本文研究了GmSGT1在大豆对疫霉完全抗性和部分抗性中的功能.首先通过同源比对的方法发现了5个GmSGT1候选基因,并根据进化关系划分为3类.转录分析表明所有基因在4个具有不同抗病水平的大
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PRR)已成为大豆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是利用对大豆疫霉具有完全抗性基因,即Rps基因的抗病育种.目前,已在大豆的5个连锁群(F、G、J、N和D2)鉴定出了21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基因.然而,大豆疫霉变异非常快,再加上抗病品种的持续,在这种选择压力下,新的致病生理小种很容易出现,使得一般抗病品种有效期为8~15年,随后被新小种"克服",抗性"丧
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是第六大植物激素,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方面,其对株型、产量和花期的调控尤其引人关注.大豆(Glycine max)作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高蛋白粮食作物,一直被倒伏和生育期复杂所困扰.因此,对大豆中油菜素内酯相关基因的研究和遗传操作,调控植物株型和生育期,是挖掘大豆高产潜能的有力途径.本研究首次在大豆中克隆获得油菜素内酯相关基因: B
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SCN)病,是世界大豆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中国SCN主要分布于东北和黄淮海2个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每年SCN发生面积达66.7万hm2以上,应用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但连续应用抗病品种会导致SCN毒力变异而使品种丧失抗性,因此,大豆抗胞囊线虫机制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Gieble (1974)报道,将植物对线虫的抗性归为
植物中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DRs)主要通过基因沉默途径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调节、逆境表达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目前已经鉴定出3种功能独特的基因RDR1、RDR2和RDR6,但在大豆中没有相关报道.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大豆品种科丰一号中分离出2个RDR6基因和1个RDR1基因,分别将其命名为GmRDR6a、GmRDR6b和GmRDR1,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植物组织表达,抗逆境胁迫表达分析、亚细
大豆是世界上重要农作物之一,其籽粒蛋白质含量约为40%,是人类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蛋白质含量是大豆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是受遗传效应影响较高且由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鉴于该性状的重要性,对其相关位点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以绥农14为轮回亲本,高蛋白野生大豆ZYD00006为供体亲本,通过回交构建了BC3F3、BC4F2回交导入系群体以及BC3F4、BC4F3回交导入
品种来源LS97-115大豆新品种系辽宁省辽阳县元田种子研发中心利用人工有性杂交技术选育而成.于2011年由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命名;首豆33号、审定编号;辽审豆[2011] 143号品种特性与产量表现LS97-115大豆新品种,生育期124天,在辽宁地区属晚熟品种.单株结荚40.3个,株高88.4厘米,为有限结荚习性,分枝3.1个、单株结荚40.3个;豆粒较大,百粒重27.2
本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了菜用大豆食用品质与籽粒中不同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研究了不同基因型菜用大豆食用品质组分(蔗糖、蛋白质、脂肪、游离氨基酸、果糖+葡萄糖、蜜三糖及水苏糖)积累过程及关键酶的调控;探讨了氮素、钾素不同用量和不同播期对菜用大豆鲜荚产量、食用品质形成及关键酶的影响.蔗糖、果糖+葡萄糖、蜜三糖、水苏糖、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和脂肪对菜用大豆食用品质的总贡献率为67.8%;其中蔗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