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量干品的广西地区广地龙(蚯蚓)资源调查

来源 :第八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汇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广西19个地区5695个地龙干品,通过扩增232bp的COI序列,对各个地点地龙基原情况进行了探究。19个采样地中,12个地点参环毛蚓占比高达100%,16个地点参环毛蚓占比均超过95%,低于80%的采样点为百色市药市收购的样品,其参环毛蚓占比为14%。对于合浦县、陆川县、博白县三县,11个采样地参环毛蚓占比均超过了94%,6个采样地参环毛蚓占比达到了100%。此外,北流市北流镇(2个采样点),钦州市浦北县(2个采样点),百色市田东县,防城港市东兴县东兴镇参环毛蚓占比稳定均一。
其他文献
纪录片《书店,遇见你》围绕“书籍为平常生活点亮精神微光”这一核心立意构建叙事结构,铺陈叙事关系。通过书店、城市和家庭三重空间关系再现叙事场景,以时间为驻点分解重组叙事内容,以多方叙述视角丰富叙述层次,将普通人对生活的质朴表达和书籍对人的精神启迪相融合,着力呈现书籍深邃隽永的精神力量。
“丧文化”是目前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化,它在当前的表现形式有“佛系青年”“锦鲤崇拜”和“打工人”,其与长期以来社会提倡的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相悖,是近年来青年社会心理变化的一种新形势。“丧文化”以各种带有“丧”特征的符号如语言、表情等来表现青年人颓废、悲观的负面情绪,并宣扬了一种自嘲、麻木、妥协的生活状态。“丧文化”的产生和流行是由特定的时代背景决定的,它反映了当代青年群体在习得性无助、求异与从众的心理
<正>项目位于江西省婺源县虹关村,而留耕堂就位于虹关村村口,是清末制墨大师詹成圭的第三个孙子詹国涵的宅第。原建筑东至西分为3部分:正堂、客馆、厨房。正堂年代最为久远,为单天井三合院,2层,入户门位于建筑东南角,隐于小巷之间,是往日主人一家的居住生活空间。中部客馆为双天井四合院式布局,大部分建筑为2层,由2个独立的居住空间构成,供旧时客人及下人居住。厨房为3层木构空间,一层为厨房,二、三层用于堆放杂
期刊
本文从大众传媒与知识话语生产的视角,利用原始文献,考察最早在华出现的英文外报《广州纪录报》创刊初期对中国人群体特性的报道,研究该报进行中国国民性话语生产的起源、内容文本、生产机制。本文认为,作为最早在华出现的英文外报,《广州纪录报》最早使用“中国国民性”一词,该报系统报道了中国人的群体特征,并形成了“野蛮的种族”“狭隘的国民”“撕裂的大众”等话语框架,呈现出比较统一的负面评价。该报鼓励并引导外侨参
《说文解字》释"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古人用"示"字表示上天所垂示的征象,从而向求告者表示吉凶。"示"字下部的三垂笔,代表日、月、星辰,可以用以观察宇宙天象,从而推测时世的变化。文章从《说文解字》中"示"部字入手,探究分析"示"按其类别各相归属的原则,探讨"示"部字的用字情况及内涵。
氦是目前已知的熔点、沸点最低的惰性气体元素,物理性质极为特殊,被广泛应用在诸多高精尖领域。我国的氦气资源主要依赖进口,但是近些年随着国内氦气需求量的持续增加、氦气进口价格的升高以及国外主要氦气生产国出口政策的收紧,我国面临严峻的氦气资源安全形势,急需对国内氦气资源的分布特征、成藏模式和控制因素开展深入研究。为此系统调研了我国十个含油气盆地的含氦情况,对氦气分布的地区特征、地层时代特征以及氦气成藏模
大学生“丧文化”主要是指在当前高校低年级大学生个别群体中有所蔓延的颓废自嘲、焦虑不安、孤独无助等沮丧心理状态。自我意识的矛盾性、群体性焦虑、价值虚无主义与互联网媒体的负面影响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对此,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身价值、大力开展行之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不断营造富有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环境、积极搭建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心理咨询平台等来调适其心理状态,帮助其识别和抵制“丧文化”的负
以1,172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研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大学生特质考试焦虑的现状及其与运动锻炼的关系。结果发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总体上大学生特质考试焦虑处于中等水平;有运动习惯的大学生的特质考试焦虑低于无运动习惯的大学生;有多种运动、球类运动、跑步运动习惯的大学生的特质考试焦虑均低于有跳绳运动习惯的大学生;保持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的运动量,以及每周少于3次或每次少于30分钟运动量
逾期索赔失权的内容被多个示范文本所吸收,逾期索赔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中亦已有相关规定。但对于发包人与承包人在施工合同中约定逾期索赔则丧失索赔权利或约定视为放弃的约定是否有效、性质如何认定,对于索赔方逾期提出索赔的法律后果等,在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争议,人民法院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裁判观点。本文围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案例及笔者所参与的案例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对逾期索赔失权条款进行相应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