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钴氧化锰纳米线对水中Pb2+的吸附研究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xiao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掺钴氧化锰纳米线作为环境友好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水热反应制成CoM05、CoMO10和CoMO203种不同钴含量的氧化锰纳米线.应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手段表征产物的晶体结构,化学组成和微观形貌.研究表明,MO和CoMO10纳米线的长度比CoMO5和CoMO20的要长,钴锰摩尔比随着掺钴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通过对模拟含Pb2+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4种氧化锰纳米线的等温吸附都符合Freundich模型,掺钴氧化锰纳米线吸附能力均强于MO,并且其对于Pb2+的吸附能力随着掺钴含量的增加而提高.CoMO20的吸附能力最强,可以达到192.7mg/g,其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因此,掺钴氧化锰纳米线具有很好的处理铅污染水体的性能.
其他文献
近年来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作为一类新型污染物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部分PPCPs中带有难以降解的碳—卤键,常规降解手段难以有效去除且易带来有毒的降解副产物.本实验以双氯酚酸钠为目标物,通过电化学手段以碳毡纤维负载小尺寸Pd纳米粒子制备催化剂,在室温条件下有效的对双氯酚酸钠进行了降解,为去除含有卤素的PPCPs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去除手段.
针对垃圾填埋场晚期渗滤液的水质特点,采用铁炭微电解法对其进行处理.正交试验确定各因素的主次关系为:水样初始pH>曝气量>停留时间>铁炭质量比,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运行条件为:pH3,曝气量300~350L/(L水样/h),停留时间3~4h,铁炭质量比为2.5~3.最佳条件下COD和UV254去除率分别达到63.3%和71.1%,水样的BOD5/COD值从0.203提高到0.486,可生化性提高,利于
近年来,放射性核素监测及污染控制受到高度重视.237Np作为其中一种放射性核素,对其进行测定分析受到广泛关注.伴随着质谱技术的发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以其突出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和生物样品中镎(237Np)含量的测定.ICP一MS的应用对于测定环境样品中Np的测量水平有了很大提升。随着进样技术和分析方法的不断完善以及ICP一MS仪器性能的不断改进,ICP一MS对环境样品中23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了地表水中的汞等8种痕量金属元素.在最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标准样品测定值与参考值高度吻合.利用该方法测定成都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样品,检测结果均低于标准限值,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2.9%~102%之间.
本文主要从环境监测的内容、技术发展、现状、趋势等方面对中国环境监测进行阐述,为中国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基于多层面联动理念,结合四川省推进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从提高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法律地位、加强规划评价与项目环评内容的联动和行政管理体系的联动三个方面,构建多层面联动机制,可为进一步强化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机制的决策选择提供理论支撑.
目前国内外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已有很多.上世纪末,中国数学家程乾生教授提出了属性集理论和属性测度的概念,并创立了属性数学这一数学分支.属性识别理论在有序分割类和属性识别准则的基础上,能对事物进行有效识别和比较分析,较好地克服了其它识别方法如模糊识别理论的某些不足,已在大气环境及水土资源系统的预测、评价、决策等问题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本文运用通过应用属性识别模型这种简单又实用的确定权重的方
分布式能源站以冷热电联产技术为基础,在并网发电的同时,直接向负荷区用户提供制冷、供热服务.本文分析分布式能源站的发展现状,综合比较分布式能源站与火力发电厂在资源利用、污染物排放、清洁生产等方面的优势,并利用AERMOD模式预测了天津某分布式能源站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预测结果表明SO2、NO2等污染物占标率很低,分布式能源站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
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行业是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最积极的行业之一,但电子信息产品的LCA评价是十分复杂的工作,存在着元器件数据缺乏、供应链调查费时费力、LCA软件复杂而导致企业技术人员难以使用等诸多问题.为此,基于联想之前在碳足迹方面的实践,结合中国电子协会在ICT行业以及亿科环境在LCA方面的专业知识,三方共同开发了适用于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BomBalance平台,企业及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北京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污水的再生利用是缓解水资源紧缺、减轻水体污染、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和促进淡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北京市再生水处理已初具规模,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已实现再生水在工业、农业和城市等领域的回用.但再生水的回用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和推动阻力,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从规划、经济和管理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