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获得的Ti-17钛合金压缩试验数据为基础,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对数据进行训练和预测,建立了其高温流动应力与应变、应变速率和温度对应关系的预测模型,并采用该模型预测的数据构造了合金的加工图.结果表明: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训流变应力值,由该流变应力预测值绘制的加工图,其安全区和失稳区的条件与实测数据获得的加工图基本相符.
【机 构】
: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 西安 710072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1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获得的Ti-17钛合金压缩试验数据为基础,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对数据进行训练和预测,建立了其高温流动应力与应变、应变速率和温度对应关系的预测模型,并采用该模型预测的数据构造了合金的加工图.结果表明: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训流变应力值,由该流变应力预测值绘制的加工图,其安全区和失稳区的条件与实测数据获得的加工图基本相符.
其他文献
图像分割在SAR图像处理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提出了一种基于Gaussian-Hermite矩的SAR图像分割方法.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斑点噪声对现有分割方法带来的影响,利用Gaussian-Hermite矩的不同阶矩并结合SAR图像特征将目标从含噪背景中分割出来.实验部分同时采用了仿真数据和实测SAR数据上,通过与小波能量等5种方法的分割结果进行比较,显示出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隐Markov树的无监督的图像分割算法.不同于以往的基于小波域隐Markov树的多尺度分割算法,本文算法直接为低频系数建立树状隐Markov模型,从而把节点的隐状态值和类标号统一起来,直接通过求解解码问题实现图像分割,不需要再为隐状态和类标号的联系建立模型,也无须融合各尺度的分割结果,分割算法简洁明了.同时为了训练模型,本文将一维隐Markov模型中基于最优状态和分支序列的参数估
以曲波(Curvelet)变换和轮廓波(Contourlet)变换为代表,多尺度几何分析的发展给图像处理及高维数据分析带来深刻的影响.针对目前模型主要以自然图像的简化模型为基础进行分析,导致与真正的自然图像还相差甚远的特点,本文采用直方图估计曲波域和轮廓波域的边缘分布,分析联合分布统计信息,提出曲波域广义高斯模型和轮廓波域隐马尔可夫模型,2模型都能够有效地描述变换域系数在尺度间,尺度内和方向间的统
数字图像压缩技术是图像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小波域内相邻子图像之间的分形编码预测方法.首先选择合适的小波基对图像进行二级小波分解,然后对分解得到的二级高频子图像进行Jacqain方法的分形编码,利用同方向不同分辨率小波域内的子图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似性,对二级高频子图像的分形编码参数进行适当的比例变换,最后从水平、垂直和斜方向三个方向近似预测出一级对应高频子图像的分形编码.实验验证表明
本文通过分析人眼视觉系统(HVS)的对比敏感度特性,利用小波变换提取每一频率分量的失真指标,提出了一种图像结构失真评价的新方法.其基本思路是根据HVS特性中的对比度敏感度、即空间频率特性曲线,构造一个与图像大小相同的加权系数矩阵,对图像进行多级小波变换后的系数进行加权,对每一频率分量提取相应的频率均值失真、对比度失真和相关度失真三个指标,然后将这三个指标进行结合,并构造一个距离函数,求得图像结构失
系统论述了TB6合金β斑的形成机理以及β斑的存在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着重讨论了在合金真空自耗熔炼、锻造、固溶熟处理过程中影响β斑形成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控制措施.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法研究了6 kgTB6合金铸锭中Fe的宏观分布规律,重点研究了熔炼电流对铸锭中Fe元素宏观偏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铸锭中心和顶部的等轴晶区富集Fe.在熔炼的不同阶段,熔炼电流的大小影响距铸锭底部不同距离的横截面上Fe元素的偏析程度:根据Ti-Fe二元相图判断Fe的溶质分配系数在0.4左右,使得固液两相区中柱状晶之间聚集富Fe的液相;在熔炼稳定阶段,熔炼电流的变大,造成铸锭温度梯度增
研究了退火温度、退火后冷却方式,以及退火后时效温度对厚度为0.8 mm的TB5板材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晶粒逐渐长大,强度降低;退火后的冷却方式对TB5合金的拉伸性能没有影响:在相同退火条件下,随着后续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强度降低,延伸率升高,合金中析出α相逐渐减少.
在β-GP和CA混合电解液中对TA2轧材做300~500 V的微弧氧化,借助于SEM、XRD、AFM和EDS研究了Ti材表面氧化钛膜层的形貌、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相对比例、膜层粗糙度及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氧化钛多孔膜层的孔径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增大;与pH为7的电解液相比,电解液pH值为11时500V高压微弧氧化膜层还出现了CaTiO3和Ca3(PO4)2;随着电压的增加,膜层由锐钛矿型TiO2
利用钛合金生产所用的真空电弧炉熔炼技术,并通过热加工和热处理,简洁、低成本地原位合成了以近α合金为基体的多元增强耐热钛基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室温拉伸、高温拉伸、热稳定性以及高温蠕变性能。结果表明:原位合成多元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各方面的综合力学性能均优于商业用IMI834合金,极有希望成为在650~700 ℃服役的航空航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