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藻对铜绿微囊藻吞噬特性的研究

来源 :2008年中国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j1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研究一种金藻对产毒水华蓝藻——铜绿微囊藻的吞噬特性,以及一些环境条件对吞噬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室条件下,该金藻对铜绿微囊藻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铜绿微囊藻初始密度为1.8×106~2×107 个·mL-1时,均可被金藻ZX1 清除。培养10 d时,对铜绿微囊藻密度抑制率均高于99%,且金藻对铜绿微囊藻的吞噬速率随铜绿微囊藻初始密度的减小而增大。清除铜绿微囊藻的过程中,金藻也迅速生长,其最大密度为105~106 个·mL-1,仅相当于其对应铜绿微囊藻初始密度的10~20%。金藻对铜绿微囊藻的吞噬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A)金藻对铜绿微囊藻的清除速率随金藻初始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短期(2 d)内,光照条件对金藻的吞噬和生长无明显影响,但黑暗条件下金藻不能长期生长,说明金藻属于光照依赖型微生物。C)初始培养液pH 在5~10 范围内时,金藻对铜绿微囊藻的清除速率随pH 值的增大而减小,但培养 14 d 后,对铜绿微囊藻密度抑制率均在98%以上,金藻的较大的pH 范围内保持其吞噬活性。同时,金藻的吞噬作用将培养液的pH 维持在8 左右,而对照各组pH 均在10 附近。
其他文献
河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河道水体和底泥之间往往相互污染,为城市河道的有效治理和河道水体水质的持续稳定带来困难。为掌握城市黑臭河道底泥污染和水体污染之间以及河道
选取南太湖区域29个典型湿地采样点进行土-水磷素状况调查,并杭州西湖茅家埠、湖州德清下渚湖、湖州长兴包漾河等泥样进行静态柱和稳流水槽模拟实验.研究区域湿地底泥含总磷(T
会议
利用高速泳动床反应器作为预处理装置处理农村富营养化水体,出水进入人工湿地。结果表明,试验阶段高速泳动床在HRT 为1.2h时,尽管泳动床进水各污染物浓度较低,淡对COD、NH3-N、TN
通过对氨氮在水体中的存在形态与危害机理分析,结合氨氮指标在我国目前水质标准中存在的现状,对氨氮现目在水环境和水污染物中的界定及限值问题进行了有争议性的探讨。结果表明
会议
本论文的目的是了解硫酸盐含量增加对城市富营养化淡水水体藻类生长及其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过程是利用室内模拟实验,取用天津市硫酸盐含量低、蓝藻水华常出现的景观水体水,通
会议
本实验以酸性品红染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催化氧化法对其溶液进行降解实验。研究了不同初始浓度、pH值、H2O2投加量、紫外光剂量等因素对酸性品红溶液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会议
本期人物——龚全珍1956年,开国少将甘祖昌主动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长职务,带领全家回到家乡江西省莲花县坊楼乡沿背村务农。在农民将军的身边,有一个美丽身影始终相依相随,不
钱塘江是浙江省的母亲河,本文根据1996-2004年45个省控断面的常规指标的监测结果,对Cd、Cr、Hg、Pb、CN-1、酚、非离子氨等常规污染物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得出钱塘江流域的水体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凹凸棒黏土复合吸附剂,探讨了对水中氨氮(NH4+-N)的吸附效果。考察了pH(3.0~10.0)、吸附时间(5~300 min)以及NH4+-N 初始浓度(25~1000 mg/L)等因素对吸附性能
基于MODIS 影像数据的叶绿素a浓度监测与预测技术在海洋方面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在内陆水体方面,这种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内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