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抑制Wnt/β-catenin通路干扰C17.2神经干细胞的分化

来源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八次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xiaol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弓形虫是一种重要的嗜中枢先天性致畸因子.然而,其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所知甚少.本研究在优化神经干细胞系C17.2分化条件的基础上,用不同剂量的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excretory-secretory antigens,ESAs)予以干预,在诱导分化后不同时间,通过检测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标记物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的特异性标记物βⅢ微管蛋白(βⅢ-tubulin)及神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探讨弓形虫ESAs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测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β-catenin等的表达情况,以初步明确弓形虫ESAs对神经干细胞分化调控的分子机制.该研究将为揭示先天性弓形虫脑病的神经细胞损伤机制及制定有效的弓形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钩刺斜管虫(Chilodonella uncinata)隶属于纤毛门叶咽纲(Phyllopharyngea),是分布广泛的淡水纤毛虫.前人的研究显示该纤毛虫存在若干隐匿种,并且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合子核发育为新大核存在基因乱序及选择性拼接现象.本实验利用同源克隆技术,获得钩刺斜管虫隐匿种USA SC2的Actin、α-tubulin和β-tubulin三个基因(家族)的大核及小核序列,并分别与前人获
会议
对东北大庆湿地长施氏毛虫(Schmidingerothrix elongata nov.spec.)的活体形态、纤毛图式及细胞发生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以18S rDNA序列为基础对其系统发育地位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虫体细长,尾部瘦削;柔软、不具有伸缩性;活体大小约100-150 μm性;15-30 μm.皮层颗粒球形且无色,直径约0.5 μm,短列排布.口区约占体长的24%,口围带分两段,前端3
会议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基础,也是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从酵母到人类的多种真核模式生物的研究表明减数分裂相关基因的表达受到了转录因子等的精确调控,然而单细胞真核生物原生动物的减数分裂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却极为匮乏,因此以模式原生动物嗜热四膜虫为对象研究来研究其减数分裂关键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将有利于深入了解真核生物减数分裂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及其进化.
会议
休眠包囊的形成是原生动物应对不良环境的重要策略之一.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得到了粗糙肾形虫(Colpoda aspera)营养时期和包囊正在形成时期的转录信息,对其进行转录组拼接和差异表达分析后,最终筛选出了134个下调基因和185个上调基因.对这些基因进行功能注释之后发现,包囊形成时期主要生命活动明显减弱,但在自我吞噬调节通路和脂肪酸代谢通路等通路中却有少数基因表达增强.其中,细胞自我自噬可以使
会议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物种繁冗的丁丁类纤毛虫依赖于可靠的数据库和合适的分子标记.我们从黄渤海航次的浮游生物样本中共采集到25个物种28个种群的丁丁类纤毛虫.利用单细胞分子测序方法,共获得61条核糖体基因序列,涵盖了三个不同核糖体区域(核糖体小亚基SSU,5.8S亚基-转录间隔区ITS及核糖体大亚基LSU).其中首次提供了丁丁类纤毛虫薄铃虫属的SSU rRNA基因,杯装纤毛科,类铃虫科和曳尾虫科的5
会议
原克鲁虫具有独特的核复合体和相对稀疏的体动基列,是种类数不多但分类、系统地位极其混乱的一类纤毛虫.目前原克鲁冲属仅包含8个命名种.以往描述大都十分粗浅,且缺乏纤毛图式信息,最近的一次形态学种类梳理是由Kahl(1931,1932,1933)进行.历史上该类群曾被归入异毛纲或核残迹纲,新近的研究多倾向于将其归入旋唇纲.本文对采自国内沿海的两种罕知原克鲁虫Protocruzia tuzeti Vill
会议
RanGTPase激活蛋白(RanGTPase-activating protein,RanGAP)是细胞质中调节Ran活性的重要因子,含有保守的富含亮氨酸的LRR(leucine-rich repeats)结构域.RanGAP可与Ran蛋白结合并促进Ran对GTP的水解,参与细胞内核质运输、纺锤体组装、核膜重建和异染色质的组装.生物进化过程中,不同生物的RanGAP表现出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本研
会议
伊犁地区地处伊犁河谷,有着丰富的草场和水资源,有利于马养殖业的发展,但是在这种环境下也滋生了大量的蜱虫,为了解伊犁部分地区马体表优势蜱种及蜱虫感染梨形虫的情况,此次试验采自伊犁昭苏和新源的马体表蜱虫共980只.经形态学鉴定,结果发现马体表蜱种有森林革蜱和盾糙璃眼蜱;并首次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伊犁地区马体表蜱虫感染梨形虫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马体表蜱虫的驽巴贝斯虫、泰勒虫及混合携带率分别为11.
会议
采用活体观察和干银染色法对采自西藏曲水县黄黝鳃上的车轮虫进行了分类学研究.本工作共采集到两种不同形态的车轮虫,采用形态学和分子数据相结合的办法对这两种车轮虫进行了鉴定.一种车轮虫活体常附着于鳃丝上,当其游离于鳃丝时,则以其反口面向前方作螺旋式的缓慢游动.经干银法染色后,其附着盘中央暗淡,无明显颗粒;虫体直径55.7-68.2μm (62.2±3.4),附着盘直径43.6-58.6 μm (52.1
会议
血卵涡鞭虫(Hematodinium sp.)是一类主要感染海水甲壳类的致病性寄生性甲藻,该寄生性甲藻主要寄生于海水甲壳类动物的血淋巴、肝胰腺、心脏、肌肉、鳃等组织器官中,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造成流行性病害.2007年,血卵涡鞭虫在浙江舟山地区的养殖三疣梭子蟹体内首次被检测发现;随后研究表明该寄生虫是导致该区域养殖梭子蟹"牛奶病"的主要病原之一.近十年来,血卵涡鞭虫流行病在我国沿海蟹类养殖区域频发,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