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十五"伊始,经所党委研究,按照中央提出的"制定十五计划,要把发展作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把科技创新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的要求,根据部、院的工作部署,结合我所实际情况,制定了我所改革发展的基本规划,明确了"十五"的指导思想、思路与目标,确定了"十五"的主要任务、原则与步骤,落实了"十五"的保证措施、政策与支持.本文介绍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十五"重要科技进展。
【出 处】
:
“十五”重要地质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五"伊始,经所党委研究,按照中央提出的"制定十五计划,要把发展作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把科技创新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的要求,根据部、院的工作部署,结合我所实际情况,制定了我所改革发展的基本规划,明确了"十五"的指导思想、思路与目标,确定了"十五"的主要任务、原则与步骤,落实了"十五"的保证措施、政策与支持.本文介绍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十五"重要科技进展。
其他文献
现在流行的按密度差、温度差建立的地幔对流、拆沉作用、地幔柱理论,阐明不了中国大陆岩石圈、大陆造山带的组成、结构与演化。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表明,任何一个自然形成的系统其运动与演化的能源(或力源)都来源于它的自身;它的内部的变形和结构几何学特征,也是它自身运动的结果。为此特提出在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制约下的多层扭动涡旋甩出说一核幔壳“风暴”所引发的热核反应是地球发展与演化唯一的、统一的动力来源。
该文提出的元素活动态测量可以有效地发现覆盖区隐伏矿、掩埋矿信息,特别是地表覆盖厚度较大,常规化探方法效果不佳时,元素活动态测量更能发挥其对隐伏矿的指示作用。不同景观条件、不同埋藏深度的隐伏矿床,在地表疏松层中的地球化学异常具有不同的分布模式。埋深不大的掩埋矿床,其地表异常经常显示出多种相态的“多峰重叠”;覆盖层较厚时,元素总量减弱,隐伏矿上部疏松层中出现“兔耳状”或“多峰状”等形式的元素活动态组分
全球矿产资源信息数据库建设是"中国及邻区矿产资源潜力定量评价"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负责组织实施.目前,该项目仍在进行之中.本文简介阶段性成果。
该项目以矿床的成矿系列学说为指导思想,从中国成矿体系的全局出发,成矿地质背景入手,以矿床(及成矿系列)之空间分布和历史演化两条主线,通过全国40个单位、包括8位院士在内220多位专家五年的共同努力,对涵盖固体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在内的4640个矿床(其中典型矿床535个)进行了全面研究,对中国矿产资源成矿规律进行了专题性、区域性和全国性不同层次的系统总结,首次探索并初步建立了中国成矿体系
项目于2004年4月申请,为2004年度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9个试点项目之一.本项目的目标任务是:对大冶铁铜矿床龙洞-象鼻山、狮子山-尖山、犁头山3个矿段进行深部找矿,在以往矿山地质勘查资料的基础上,以钻探为主控制深部矿体,新增铁矿控制的和推断的资源/储量3000万吨。
本文简介迁西县秦家峪锰矿的矿体特征,矿石加工和经济概算,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二段二层中下部的暗灰、黑灰色薄层状含锰粉砂岩或含锰白云质粉砂岩中,呈层状产出,含矿层位长达12900m,赋存有两层矿.Ⅰ矿体(层):产于二段二层的底部;Ⅱ矿体(层):位于Ⅰ矿体上部,两者相距2~10m.依据矿体空间分部位置,分为姚家峪段(西段)、秦家峪段(中段)、东沟峪段(东段。
同位素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物理学、化学和技术科学相互交叉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地质学的新分支.同位素地质学是地球科学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已渗透到地质学、地球化学、环境与海洋科学方方面面,对解决一系列重大基础地学问题发挥了关键作用.五年来,年我国的同位素地质研究无论是在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方面,还是在重大地学问题的应用方面都又取得了许多新的重要进展。本文介绍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
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党和政府提出了"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重要的战备方针.地质行业的广大职工为了贯彻实施这些重要的方针,从多方面积极开展和加强了地质工作.因此在"十五"期间促进了我国区域地质调查研究的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重大进展.现仅略举数例。
一般地,将构造地质学学科区分为狭义构造地质学和广义构造地质学.前者主要是研究地壳和岩石圈内地质体,在岩石圈内部作用或外来的应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种构造变形形迹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和力学原因的学科,它主要以研究中、小和显微尺度构造形迹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为研究对象.后者则除了包含狭义构造地质学研究对象和范畴以外,还包括建立在狭义构造地质学学科及地质学其它相关学科、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
本文研究中国地层学及古生物学的发展, 一、地层学及古生物学在地质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近期地层学及古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三、地层学及古生物学研究发展现状分析,四、对发展我国地层学和古生物学战略问题的思考,五、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