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以蛋白激酶A为模型化合物,实现了对蛋白激酶活性及其抑制剂的分析.基于锆离子对磷酸化的蛋白的识别作用以及金纳米粒子和酶的催化,实现对鲁米诺的电化学发光信号的双重放大,构建了灵敏的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已经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胎牛血清的检测.
【机 构】
:
青岛大学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东省中日碳纳米材料合作研究中心,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山东省,266071;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8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以蛋白激酶A为模型化合物,实现了对蛋白激酶活性及其抑制剂的分析.基于锆离子对磷酸化的蛋白的识别作用以及金纳米粒子和酶的催化,实现对鲁米诺的电化学发光信号的双重放大,构建了灵敏的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已经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胎牛血清的检测.
其他文献
建立了张力蒙皮的理论模型,并分析了其静态和动态响应过程.张力蒙皮的准静态响应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张力层的展开阶段;膜力作用阶段.
以经纳米表面技术处理的圆柱壳结构吸能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一种弹塑性模型.借助于纳米技术对材料的力学行为的影响,分析材料局部屈服应力与结构屈曲的关系.研究了纳米技术局部处理和其分布对结构屈曲路径和最后屈曲模态的影响特征,揭示纳米材料对壳体后屈曲模态的一些诱导规律.
现有的公路护栏大多是金属材质的,属刚性或半刚性结构.为了使得公路护栏既具有拦阻作用,又能更大程度地吸收撞击车辆的动能,选取橡胶圈柔性元件,作为护栏结构的防阻块;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数值模拟了橡胶圈防阻块双波形护栏结构在撞击载荷作用下的响应.
目的:用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实现对芦丁的高灵敏度检测.方法:循环伏安法还原氧化石墨烯制备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RGO/GCE).在PH值为3.0的PBS缓冲液中,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芦丁在RGO/GCE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RGO/GCE显著增强了对芦丁的峰电流响应,且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0.1~8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修饰电极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可
采用电还原羧基化石墨烯(ERCG)与电聚合磺基水杨酸(PSA)共同修饰玻碳电极,制备了同时分析异烟肼(INH)和尿酸(UA)的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CV)和微分脉冲伏安法(DPV)考察了INH和UA在修饰电极上的催化氧化行为.在NH3-NH4Cl缓冲液(pH9.0)中,与裸玻碳和PSA修饰电极相比,ERCG/PSA修饰电极显著增大了异烟肼和尿酸的电氧化信号.在优化实验条件下,INH和UA的
在本文中,设计、制备了一个包含阵列金拓扑结构的微流控芯片,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细胞操控与定位融合.该拓扑结构基于悬浮金属电极对电场分布的调节作用,通过设置平行阵列电极在非均匀的电场中形成重复的细胞处理微区,在介电泳(Dielectrophoresis,DEP)作用下,成功实现单细胞的高通量定位排列,对定位排列的细胞施加一定的脉冲信号,观察到细胞的定向融合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生理现象.通过观察,融合后的
通过静电吸引,制备了石墨烯量子点(GODs)功能化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复合物;与单独的碳管修饰电极进行比较,该复合物修饰电极的导电性明显增加,实现了日落黄和酒食黄的同时电催化检测.
发展了一种高选择性、可快速的对BCR/ABL融合基因进行超灵敏电化学检测的方法.将循环聚合链取代反应、瀑布杂交反应和基于量子点信号放大三者相结合构建了一个高灵敏的生物传感器,最低检测限可以低至2fM.这一传感器在慢性髓系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探究合成的具有生物兼容性的新型吸附纳米复合材料γ-Fe2O3/聚多巴胺(γ-Fe2O3/PDA)和γ-Fe2O3/聚多巴胺/没食子酸(γ-Fe2O3/PDA/GA)与金属离子Cu2+和Pb2+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方波溶出伏安法(SWASV)对其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γ-Fe2O3/PDA和-Fe2O3/PDA/GA对金属离子Cu2+和Pb2+均具有络合作用.此外相比较
以聚咔唑/氮掺杂石墨烯复合物修饰玻碳电极,构建了检测对硝基酚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以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硝基酚在修饰电极上的还原行为.相应的还原峰电流要比单独的氮掺杂石墨烯或者聚咔唑修饰电极的电流大得多.对硝基酚的还原峰电流在4×10-7~2×10-5M范围内与其浓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μA)=0.7742+0.96396C(μM),相关系数为0.999,检测限为0.031μM.该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