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补泻刺法在古代文献中记载较丰富,自《内经》《难经》以来至明清时期,不仅补泻刺法的内涵发生了许多变化,也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补泻手法。重视调气是促使其理法发生变化的关键因素,气一元论思想和经脉气血循环理论对此产生了重要影响。补泻对象由有形之瘀血、结络等转变为无形之“气”,使补泻操作更具发挥空间,促成其理法丰富、发展,并变得抽象和繁复。通过对相关文献较全面地整理、分析,笔者将其特点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1)针刺对象:补即益,泻即损,针刺补泻总的指导原则为调整人体的虚实偏颇状态,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故补泻对象适用于在阴阳、气血、正邪、寒热等方面已出现平衡失调的患者,目的在于纠正阴阳、寒热、虚实的失衡。(2)补泻工具:泻有形之邪实,如泻热出血、排脓、泻水等,《内经》一般使用锋针、铍针、大针等较为锋利的针具,调无形之气则多用形制小、创伤小的毫针或末端圆形的鍉针。因毫针操作安全且易于患者接受,后来逐渐成为临床中最广泛使用的针具。(3)针刺部位:根据不同情况,针刺补泻的刺激部位有所不同,泻有形之实多刺取邪实处、病脉处、结络处,调无形之气则多刺取腧穴处,如五输穴、下合穴、八脉交会穴等。(4)补泻时机:《内经》记载针刺补泻主要有两种判断操作时机的方法,“候呼吸之气”和“候针下气至”。“候呼吸之气”主要出现在《素问》,“候针下气至”主要见于《灵枢》。《难经》“得气”时是施行补泻的前提和开始时机。金元医家强调“得气即泻”、“气至病所”,出现“气至病所”是出针之时。无论“气至”,还是“得气”,都反映针刺对象的身体机能发生了变化。依据补泻操作目的和方式的不同,对补或泻时机的判断方法也不同。(5)操作特征:无论哪一种补泻操作手法,其共同特点是:医者将针具作为手指的延伸,通过它在患者体内进出、提插、捻转等,调整患者的虚实,补法多强调针具由外向内的过程,泻法则相反。(6)疗效的影响因素:补泻刺法的疗效受治疗时机体的阴阳、寒热、虚实状态以及病因病机,还有刺激部位、补泻时机、操作手法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补泻手法只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之一。补泻时医患双方的专注(守神)和互动、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