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试图通过薛城遗址各土层采取的土壤样品的植物蛋白石分析,对该遗址周围的古稻作以及古环境进行初步探讨。研究结果指出,薛城遗址周围在距今约6500年前开始就开展了稻作生产,并一直持续到现在。从植物蛋白石的形态特征来看,当时所栽培的古代稻种属于粳稻类型。这些结果对于今后进一步研究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稻作农业的起源与传播,认识宁镇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及其与周围其他地区之间的关系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出 处】
:
纪念周拾禄先生诞辰110周年暨稻作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通过薛城遗址各土层采取的土壤样品的植物蛋白石分析,对该遗址周围的古稻作以及古环境进行初步探讨。研究结果指出,薛城遗址周围在距今约6500年前开始就开展了稻作生产,并一直持续到现在。从植物蛋白石的形态特征来看,当时所栽培的古代稻种属于粳稻类型。这些结果对于今后进一步研究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稻作农业的起源与传播,认识宁镇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及其与周围其他地区之间的关系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采用生长速率法,在含植物乙醇提取物干物质1000μg/ml的测定浓度下,3种植物提取物分别对4种病原真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选择抑菌率≥50%对应的供试药用植物提取物和植物病原菌组合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对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和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抑菌率分别为:72.06%、63.85
丁吡吗啉(pyrimorph)是一种结构新颖的杀菌剂,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其对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的菌丝生长、孢子囊产生、释放游动孢子的EC50值分别为2.96μg/ml、3.07μg/ml、20.19μg/ml.通过氧电极对菌丝呼吸的测定可知,丁吡吗啉对菌丝呼吸的影响比较小,而对照药剂嘧菌酯能强烈的抑制菌丝的呼吸。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丁吡吗啉对辣椒疫病的保护效
治理小麦的土传和种传病害,化学防治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一般采取播种前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以及各种病害盛发前化学药剂喷施预防相结合的方法,尤其是播种前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在防治小麦土传和种传病害中更为重要,为了选择对小麦土传和种传病害效果较好的包衣剂或拌种剂,我们对当前市场上几种新型的拌种剂和以前常用的几种拌种剂做了大田药效对比试验,并且将立克秀这种新型的湿拌种剂进行了大面积的示范推广。
近年来小麦吸浆虫发生愈来愈重,结合小麦吸浆虫的为害特点及小麦生长发育期,2007~2008年进行了不同药剂不同时期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选用合理药剂在小麦吸浆虫生长期间进行全程防治或成虫活动盛期连续防治两次,可有效控制虫情为害。
对6种农药的8个处理防对小麦禾谷胞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各个处理都有一定的防治和增产效果。15%铁灭克颗粒剂3kg/亩的防治和增产效果最好,在灌浆期的防治效果和收获后的增产效果分别达到49.71%和42.10%;其次是AVCTH种衣剂6ml/kg包衣,达到47.94%和29.27%。
小麦整个生育期由于病虫害种类较多,且很难防治,针对这一难题,笔者于2008~2009年进行几种杀菌剂、杀虫剂对小麦拌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巧、锐劲特与立克秀不同剂量对小麦进行拌种,以亩用锐劲特5%FS与高巧60% FS混合拌种在收获后调查防治小麦地下害虫防效较好;在小麦灌浆期调查:亩单用高巧60% FS30ml对小麦蚜虫和亩用高巧60% FS20ml和立克秀6%FS2.5ml混合拌种对小麦纹枯病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它寄主范围广,可寄生450种或亚种植物。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是油菜菌核病的重要生防菌。杂草对油菜产量及品质造成很大影响,乙草胺是油菜田应用最多的广谱性除草剂,对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均有效,精禾草克对禾本科杂草有特效。除草剂的使用对田间盾壳霉生防效果也会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研究两种除草
本文以茄科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aa solanacearum (Smith) Yabuuchi et al.)为供试菌,采取抑菌圈法对43种植物甲醇粗提物进行离体抑菌活性测定,发现漆树(Toxacodendron sp.)的甲醇粗提物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为了明确漆树的抑菌物质和评价其对作物青枯病的防治作用,本文对该提取物进行了活性物质的初分离和防治作用测定。研究表明:乙醚部分和乙酸乙酷部分
郁金香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病虫害如郁金香腐朽菌核病、郁金香青霉腐烂病、郁金香球茎腐败病、郁金香碎色花瓣病、蚜虫、螨类等的为害症状和发生规律进行了简述,提出了培育壮苗、健身栽培管理、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一整套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随着苹果套袋面积的逐年增加,豫西地区多数果农往往只重视套袋前苹果病虫的防治,为节省投资,而忽略了套袋后病虫的防治,导致苹果树褐斑病呈逐年加重趋势。本文分析了苹果树褐斑病重发生的原因,提出了控制该病的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