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干湿沉降是大气自然净化的重要途径,如果这一过程将大量人为污染物从大气携带到地表,将进一步加重土壤和水体污染.我国目前对大气污染物的源排放、大气理化过程,及其在霾形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PC,北京100029
【出 处】
:
第21届中国大气环境科学与技术大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湿沉降是大气自然净化的重要途径,如果这一过程将大量人为污染物从大气携带到地表,将进一步加重土壤和水体污染.我国目前对大气污染物的源排放、大气理化过程,及其在霾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较多,但对污染物的汇机制(去向和归趋)缺乏系统研究,对大气污染物的沉降通量更是鲜有报道.重要的是,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大气沉降进入土壤-农作物生态系统后沿生物链逐级传递、富集,最终危害人体健康,针对这一潜在风险的科学认识亟待提高.2007 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采用统一规范的观测方案,建立了华北大气沉降研究网络.该网络涵盖了京津冀鲁典型城市群、工业区、农田、郊区和森林背景区等十个站点,每年采集几千个干湿沉降样品,通过大量实验分析研究区域内营养物质(碳、氮、硫和磷)和污染物(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等)的干湿沉降量;特别是结合大气化学与传输模型估算活性氮和含硫气态污染物的干沉降量,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研究发现,华北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氮、硫等酸性物质和重金属等有害污染物沉降量最高的区域之一,目前的沉降通量水平与欧美历史最高观测记录相当,并且已经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临界负荷.华北区域每平方公里每年平均大气硫和氮沉降量分别达到了6.5 和6.1 吨;重金属铅的年均沉降量已达到每平方公里14 公斤,是发达国家城市区域的十几倍,背景地区的几十倍.建议在制定大气污染物减排措施和政策时,应当全面考虑干湿沉降对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加强相关监测和预警研究.
其他文献
大气边界层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是人类的生产生活的重要区域,并且对于自由大气和地球表面之间的热量、水汽和动量的交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大,城市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辽宁地区雾、霾天气历史可知:(1)1961-2010 年间,辽宁地区大雾日数呈缓慢增加趋势;霾日数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其中中部地区年均霾日数增长速度大于沿海地区,
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趋势的日益严重,高浓度臭氧成为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的一个显著特征.来自天然源和人为源的烯烃是对流层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重要成分,其与臭氧的反应
2014 年秋初,华北平原发生了4 次极端的雾霾.为了阐明秋季雾霾的形成机制,从10 月5 日至11 月2 日在北京进行了加强观测,获取了气象参数、卫星数据、气溶胶的化学组分及
近20 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超大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愈发受到关注.中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乃至华北、华中大部均成为细颗粒物污染的重灾区
我国区域空气质量远未达标,大气重污染事件频发,特别是京津冀区域尤为严重.根据环保部发布的2013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京津冀区域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占全年的平均比
基于2012-2014 年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大气污染物的监测统计数据,根据污染浓度水平,利用ArcGIS 软件分析湖北省大气颗粒物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SPSS 对大气污染物SO2、N
大气颗粒物(PM2.5)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PM2.5 的来源复杂,其源解析是了解污染源排放同周围空气中颗粒物度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步骤.OC 和EC 是PM2.5的重要组成
海陆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导致海陆水平温度分布不均一而引起的局地环流。白天边界层下部的气流来自海面,称海风;夜间则风向相反,称作陆风。海陆风环流的形成与大尺度流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能源供应和气候变化挑战以及日益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等多重压力.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人口数量大,经济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