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制备了LaFeSiCo(x=1.1-2.3)和LaFeAlCo(x=1.3-4.68),根据结构分析研究了其居里温度随成分的变化,表明Fe-Fe键长的变化在居里温度的变化规律中起主导作用,同时在接近室温区获得了较大的磁熵变.
【机 构】
: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备了LaFe<,12.4-x>Si<,x>Co<,0.6>(x=1.1-2.3)和LaFe<,12.3-x>Al<,x>Co<,0.7>(x=1.3-4.68),根据结构分析研究了其居里温度随成分的变化,表明Fe-Fe键长的变化在居里温度的变化规律中起主导作用,同时在接近室温区获得了较大的磁熵变.
其他文献
FTIR技术用于表征粘土矿物,可了解到其结构和化学组成的重要信息,经酸处理后的粘土也可通过FT-IR技术揭示其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变化。本文通过对杭锦2#土的一系列酸处理实验,经XRD,XRF和FTIR表征,分析解释了其结构与化学组成的变化。
本文在玻璃基底上,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了聚邻甲基苯胺(POT)/TiO2纳米粒子复合物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邻甲基苯胺聚合包覆在TiO2的表面,形成POT/TiO2纳米粒子复合物,通过和在玻璃基底上的POT进行比较,发现POT/TiO2纳米粒子复合物薄膜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
本文使用1H核磁共振波谱学对感染性休克合并多器官衰竭病人的血透液进行了研究。由于血透液是含有数十种溶质的复杂溶液,为了简化分析,我们使用氯仿对经浓缩的血透液进行萃取。核磁共振波谱表明,使氯仿萃取的血透液谱图大为简化,在谱图上可以观察到一系列化学位移在12~15 ppm的谱峰。根据文献报道,这些谱图来自羧酸或酚类的活泼氢,进一步的工作正在进行中。
本文采用稳态及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手段研究了一种具有哑铃结构的50核银纳米阴离子簇合物在甲苯中的发光行为。通过对稳态荧光光谱进行高斯分峰处理,发现至少包含4个荧光发射峰的贡献,它们分别对应于硫、银配位方式为μ2,μ3,μ4,μ5环境下LUMO→HOMO跃迁发光。荧光衰减动力学曲线的Global分析表明:不同微环境下的荧光发射具有相同的时间常数(8~9 ns),此外,Global分析所产生的短寿命组分可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27Al-NMR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在纳米羟基聚合铝晶体结构表征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各自特点进行了比较,并就未来研究动向做了展望。
Cr:YAG激光器是可以用LD直接泵浦的激光器,其重要性在于:1.34μm~1.6μm范围内可调谐,所以倍受使用者的青睐.随之对镀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1.34μm~1.6μm宽带增透膜的设计思想及膜的制备进行了阐述.镀制结果满足使用要求.
本文研究了稀土元素Nd的微量添加对纳米晶FeB合金磁性能和微结构的影响.随着Nd成分增加,初始非晶合金晶化温度急剧增加,(Nd,Fe)B合金的晶格常数减小,过量的Nd会造成顺磁富硼相NdFeB的出现,从而破坏磁性能.在富硼相出现以前,随Nd增加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略微减小,但矫顽力却急剧增大,这些现象来源于Nd元素进入FeB晶格替代Fe元素造成各向异性场增加.本文从侧面验证了富硼纳米双相复合稀土永磁
利用示差扫描量热法计(DSC)结合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非晶FeCoNdDyB合金的晶化动力学.结果表明:该非晶合金在700℃下退火,其晶化相为α-Fe、FeB和NdFeB.α-Fe相在晶化初期激活能变化不大(E=520.4-540.6kJ/mol);当晶化分数x>10﹪时,它随晶化分数的增加激活能减小;在x>70﹪后,激活能变化不大.FeB相的晶化激活能随晶化分数的增加而增大.NdFeB相在
采用固相反应烧结法制备了LaGdPbMnO多晶样品,对样品的磁性随外场与温度的变化进行测量,确定样品的居里温度并计算了样品的磁熵变,并就其具有较低的磁熵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制备了La(FeMn)Si,研究了Mn替代Fe对LaFeSi的磁性和磁熵变的影响.结果表明,Mn的加入并不改变LaFeSi的NaZn型立方结构,但饱和磁化强度由185.27emu/g降为152.39emu/g,居里点从190K下降到127K.在0-5T外场变化下,磁熵变为17.13J/Kg.K,在0-2T外场变化下,磁熵变为13.05J/Kg.K.与LaFeSi相比,在居里点附近ΔS-T曲线更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