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low-molecular-weight glutenin genes from Chinese elite wheat cultivar“ xi
【出 处】
:
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
【发表日期】
:
2003年11期
其他文献
广西是全国马铃薯冬种生产区域,但本地优良品种缺乏.本研究从广西区外引进15个马铃薯新品种,以广西地方马铃薯品种思薯1号为对照,在南宁进行冬种马铃薯品种比较和种植密度二个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中甸红、合作-88、大西洋、会-2、东农303、中薯3号和郑薯5号等7个品种产量均比对照品种增产显著,表明这7个品种可以在广西马铃薯冬种地区推广种植;会-2、中甸红和东农303等品种以4400株/666.7
利用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IL)和Asominori/IR24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及其分子连锁图谱,对粒长、粒宽、长宽比、垩白率、垩白大小、垩白度和透明度等7个稻米外观品质进行了QTL分析.定位结果表明,不同群体中外观品质的QTL大多不同,但也有一些QTL位于相同的染色体区间.BIL群体第3染色体G332~C80区间上粒宽和长宽比Q
本文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西南地区目前在生产上使用或即将推广使用的65份玉米杂交种进行了研究,从96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2对具有较高多态性的SSR引物,选用其中的7对引物组合可区分开所研究的65个材料.并开发了一套应用软件,将每个材料的SSR-DNA指纹转换为计算机指纹,由计算机辅助进行种子鉴定.通过实践应用验证,利用该技术体系鉴定杂交玉米种子是可行的.
各种虫害是造成玉米产量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种质资源中的抗虫性进行抗虫育种是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途径.近年来,通过应用分子标记技术(特别是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技术)对几种主要害虫(包括欧洲玉米螟、西南玉米螟、甘蔗螟和穗蠕虫等)的抗性进行了基因作图和标记,并结合候选基因途径对抗虫性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对该领域目前的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初步分析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的群体遗传结构.从1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32个扩增带型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对不同年份采自辽宁、云南、湖北和浙江等水稻种植区的56个菌株进行扩增.32个引物仅扩增出125条带,绝大多数引物对不同年度采自不同稻区90%的菌株扩增的DNA谱
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攻克了莜麦(裸燕麦)花培出愈率低、成苗难的技术难关.采用降低激素用量、添加活性炭,提高出愈率;对愈伤组织实施早期状态调控;对幼苗分化采取不同激素与生长素的适宜配置比等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使莜麦的花药出愈率大幅度提高,幼苗分化率达到82.9%.在此基础上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采用花培单倍体技术培育的莜麦新品种"花中21号".
本研究在加速老化的条件下高油玉米和普通玉米种子脂肪酸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油玉米和普通玉米的种子在加速老化的条件下脂肪酸值增加,在同一条件下,高油玉米种子的脂肪酸值比普通玉米的高;在加速老化过程中种子表面检测出六种真菌微生物菌系;用杀菌剂处理种子可以有效地抑制种子脂肪酸值的增加.
采用摩擦接种方法,鉴定了3995份玉米品种对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的抗病性,表现抗病的802份,中抗的741份,中感的657份,感病的1795份.经重复鉴定,筛选出抗病优良自交系73份,抗病丰产杂交种80份.玉米不同类群种质,对MDMV的抗病性有明显差异,改良Reid、Lancaster、旅大红骨类群种质大部分表现感病;塘四平头、外杂先锋选系类群种质大多数表现抗病.在不同类型种质中,硬粒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