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旋幽夜蛾已被证实具有迁飞性,明确旋幽夜蛾的迁飞行为及规律对其早期预警和有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利用垂直监测昆虫雷达系统的长期自动监测、高空探
【机 构】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4
【出 处】
: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旋幽夜蛾已被证实具有迁飞性,明确旋幽夜蛾的迁飞行为及规律对其早期预警和有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利用垂直监测昆虫雷达系统的长期自动监测、高空探照灯和地面诱虫,结合测风经纬仪对低空气流的探测。对北京市延庆县旋幽夜蛾的迁飞进行了雷达监测。结果发现:5月3~8日探照灯内旋幽夜蛾突然增多,卵巢发育级别整齐以3级为主,各级别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同时雷达回波密度较高,主要集中在300~500m;旋幽夜蛾高峰期内地面风向以南风和偏南风居多;田间调查并没有发现大量成虫和幼虫出现,初步判断此次监测到的旋幽夜蛾为过境迁飞种群。
其他文献
1日龄百日鸡200只随机分成4组,Ⅰ~Ⅳ组日粮分别添加0,0.05%,0.25%和0.45%的竹叶黄酮,试验期28 d,试验结束时心脏采血测定血清部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竹叶黄酮能极显著
本文研究了大蒜素对藏羊瘤胃液体外培养青藏高原高寒草甸4期牧草体外发酵及甲烷产量的影响。选取2只健康、年龄相近的瘘管藏羊为瘤胃液供体,采用体外产气法,全年4期牧草作为
[目的]验证11%精甲霜灵·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效及对玉米的安全性。[方法]本试验“按GB/T 17980.106-2004农药田间试验准则(二),第106部分:杀菌剂防
蚜虫起飞行为是其迁飞、扩散的首要环节,也是传毒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田间观测麦长管蚜(Macrosiphum miscanthi)的起飞行为时发现,其主要从小麦的麦芒和叶尖起飞,并具有
调查结果表明,河北省玉米苗期害虫主要种类有瑞典蝇、蓟马、灰飞虱、棉铃虫、粘虫等,此外发现了一种新的蛀茎害虫──二点委夜蛾。而耕作方式的改变可以明显地影响到玉米田灰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是棉花生产上的毁灭性害虫,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新疆棉区相继大暴发,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棉铃虫在甘肃敦煌棉
通过研究,分析了不同氮肥量条件下棉叶螨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在低氮水平下,螨的数量在较高水平,螨量呈上升趋势,在氮肥含量较低利于螨的发生。当氮肥量超过正常水平时,随着
通过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对影响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 Buren定殖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建模分析,对中国红火蚁的潜在分布进行了预测。为下一步红火蚁的防控、铲除工作的实施,
在已有的通用功能上结合分布预测方面的领域知识进行二次开发,以实现满足进行有害生物分布预测分析功能要求的软件系统,填补我国外来有害生物潜在分布预测分析软件方面的空白
本文研究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中Web service的方式采集玉米病害的图片数据,使用移动终端作为病害信息采集的主要工具,在服务器端使用SVM(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对病害加以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