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SGN-35主要三个组分组成:嵌合IgG1抗体cAC10,靶向作用于CD30抗原;微管破坏剂MMAE;一个将MMAE共价附着在cAC10上的蛋白酶可裂解的连接桥.每个抗体分子上附着约4个分子MMAE.SGN
【出 处】
:
第19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6年CSCO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GN-35主要三个组分组成:嵌合IgG1抗体cAC10,靶向作用于CD30抗原;微管破坏剂MMAE;一个将MMAE共价附着在cAC10上的蛋白酶可裂解的连接桥.每个抗体分子上附着约4个分子MMAE.SGN-35是抗体和小分子组分的化学结合生产,通过哺乳动物(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生成抗体,通过化学合成生成小分子组分.自从在R-S细胞体外细胞系N28中发现CD30抗原以来,经过研究人员逾30年的努力,靶向CD30治疗已成为了现实。研究发现Brentuximab vedotin对复发难治HL的疗效高达75%,但缓解时间较短。SCN-35和其他药物的联合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如HDAC抑制剂mocetinostat (NCT02429375)和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NCT02254239,NCT01022996)等。随着免疫治疗在淋巴瘤中突破性的进展,SGN-35联合PD-1或PD-L1抗体的治疗也终将会实现。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人们对肿瘤的认识也逐步加深.抗肿瘤新药的不断问世,使肿瘤患者获得了长期生存.抗肿瘤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的防治也已经建立了
2011年FDA批准了ipilimumab可用于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标志着肿瘤治疗正式迈入了免疫治疗时代.免疫治疗作为过去5年中癌症治疗进展的一枝独秀,以多种不同形式从实验室逐
黑色素瘤是免疫治疗的模型,免疫治疗在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成就代表实体瘤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免疫分型为设计黑色素瘤免疫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免疫哨卡抑制剂可以证明免疫治疗的
脑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较常见的转移部位,初诊晚期肺癌患者中10%左右发生脑转移,30%~50%的晚期肺癌最终会发生脑转移.有研究证实,携带某些特定驱动基因,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肉瘤是一组起源于间叶细胞、少见并具有显著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骨或软组织,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1].在近半个世纪,肉瘤系统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步.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
骨与软组织肉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2%,虽然罕见,其造成患者肢体畸形和残疾的特性引起医学界引起极大的关注.近五十年骨与软组织肉瘤的外科治疗的进步令人瞩目,但离不开影像学发
黑色素瘤是侵袭性最强的皮肤癌.近年,它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在美国,从2002~2006年,男性黑色素瘤发病率增长了33%,超过其他所有恶性肿瘤,女性发病率增长了23%,超过了除肺癌外的其他
NCCN临床诊治指南由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制定和推出,是全世界范围内肿瘤临床工作的重要参考标准.从1995年至今,该指南每年更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比例不到5%,但是它却占皮肤肿瘤相关死亡率的绝大部分.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曾经令医生束手无策,而近年来逐渐出现了外
转移瘤是最常见的骨肿瘤,其发生率是原发骨肿瘤的20倍,而且骨转移瘤有多种多样的影像学表现,很难进行鉴别诊断,尤其是40岁以上且患有已知原发恶性肿瘤的患者更是如此.当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