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产业集聚影响机制研究--政治经济学框架下的实证分析

来源 :首届(2014)中国产业经济研究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q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下对区域产业集聚进行界定,从社会总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维度构建PDTC模型,并以北京市为例对区域产业集聚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2012年北京地区的产业集聚程度基本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劳动力成本、技术和知识水平、区域市场化程度、区域交换网络、市场规模、区域外部市场对内部市场的替代或挤压度是促进区域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总的来看,基于政治经济学框架的分析模式能够较好地解释区域产业集聚现象.
其他文献
生物质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是唯一能替代化石燃料,并可转化成气态、液态、固态燃料以及电力的能源.虽然生物质能在保障能源安全、调整能源结构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但开发不
近年来,影响各国可再生能源政策制定的因素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如可再生能源生产成本骤降、可再生能源市场不断扩大、在后经济危机时代各国财政紧缩等,这些新情况促使政策制定
本文旨在介绍和评价全球能源效率的政策和发展趋势,基于三个能效指标,包括能源密度指标、技术经济指标、能效市场指标,考察了85个国家或经济体的能效政策,从公共政策视角探讨
美国清洁技术研究咨询公司清洁前沿(Clean Edge)发布的年度报告《2014年清洁能源发展趋势》,总结了2013年全球包括太阳能、风电、生物燃料以及绿色建筑和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
新能源在20世纪末大多被视为传统能源的替代性技术进步与选择,并未过多地被赋予国家安全方面的战略重要性.美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将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性上升到国家安全战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之后.低碳理念渐渐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碳排放研究成了低碳话题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建筑业温室
文中主要介绍了我国目前各地区城市建筑采暖供热的能源结构形式,并从国内与国外建筑能耗现状分析中提出在建筑采暖供热中采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思路,重点阐述了在长江以
我国有丰富的稠油资源,稠油因其密度大黏度高,容易凝固很难开采,被称为"流不动的油田",是世界公认的原油开采难题.目前采用蒸汽吞吐技术实现稠油开采,产生开采稠油所需蒸汽的
"十二五"期间中国已在国家战略、能源体系、碳交易市场等方面持续不断努力,其中电力工业作为碳排放重点行业,在降低火电比重和大力发展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
中国工业部门实施的许多产业政策往往理论依据与实施效果均令人严重质疑,且具有强烈直接干预市场、限制市场竞争和以政府选择代替市场机制的管制性特征和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