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解剖位髋臼重建、S-ROM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截骨对重度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2月至2015年10月,采用S-ROM假体联合转子下截骨、真臼水平重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5例(17髋)Crowe Ⅳ型DDH.比较患者手术前后Harris 评分、骨盆倾斜角、双下肢长度差、股骨颈/假体前倾角、髋臼/假体前倾角和联合前倾角的变化.结果:15例DDH患者平均随访(24.
【机 构】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脊柱关节骨科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解剖位髋臼重建、S-ROM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截骨对重度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2月至2015年10月,采用S-ROM假体联合转子下截骨、真臼水平重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5例(17髋)Crowe Ⅳ型DDH.比较患者手术前后Harris 评分、骨盆倾斜角、双下肢长度差、股骨颈/假体前倾角、髋臼/假体前倾角和联合前倾角的变化.结果:15例DDH患者平均随访(24.53±17.17)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49±5.07)分增加至末次随访时的(81.36±11.91)分;术前患肢短缩(58.0±15.38)mm改善为随访时患肢延长(11.78±7.99)mm;骨盆倾斜角由术前3.06°±2.21°减小至随访时1.93°±1.83°;股骨颈前倾角由术前44.77°±11.68°减小至术后25.25°±8.11°;髋臼前倾角由术前27.84°±9.19°变为术后14.92°±2.69°;联合前倾角由术前71.81°±14.84°减小至术后39.45°±7.26°.术后1 例发生截骨处骨不愈合,随访时2例患者遗留轻度跛行,无假体松动、下沉及翻修病例.结论:短缩截骨下组配式S-ROM假体联合真臼位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 Ⅳ型DDH,预后良好.
其他文献
目的 利用逆向工程(RE)原理和快速成型(RP)技术设计一种新的上颈椎椎弓根定位方法.方法 患者CT连续扫描数据集,三维重建软件Amira3.1建立上颈椎三维模型,以STL格式导出模型.在UG Imageware12.0平台打开三维重建模型,定位三维参考平面.利用RE原理寻找椎弓根的最佳进钉钉道.提取椎板的表面解剖学形态,建立与椎体后部解剖学形态一致的模板.拟合模板和椎弓根孔道成定位模板,将椎体和
使用C2椎板螺钉进行颈椎的后路固定是一种较新的技术,首先由Wright在2004年报道[1],由于C2椎板宽大,螺钉固定可提供坚强的生物力学特性同时可避免椎动脉损伤,因此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有关C2椎板螺钉的临床报道显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2,3].Wright及随后的相关C2椎板螺钉固定的方法均根据椎板的解剖标志进行螺钉的植入[2,3,4],存在侵犯椎管脊髓损伤的危险.因此笔者根据以往设计的快速成形
目的 探讨上肢穿支皮瓣在手或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中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上肢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61例手或足部皮肤缺损患者,其中手部皮肤缺损55例,足部皮肤缺损6例.应用臂内侧穿支皮瓣4例,臂外侧穿支皮瓣27例,尺动脉穿支皮瓣12例,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18例.切取皮瓣面积最大11.0 cm×5.5 cm,最小1.5 cm×1.0 cm.穿支血管口径最大1.5mm,最小
目的 探讨应用前臂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8例手指皮肤缺损,按手指皮肤缺损情况设计皮瓣,皮瓣大小:1.8cm×4.0 cm~4.5 cm×7.0 cm;皮瓣血管蒂分别与受区指动脉及浅静脉作端端吻合.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20个月.皮瓣外形、色泽、弹性恢复良好,厚薄适中,不需要二期修薄.术后6个月按中
目的 探讨应用上臂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采用上臂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或足部皮肤缺损27例,其中手部皮肤缺损21例,足部皮肤缺损6例.新鲜创面急诊手术,其他创面待感染控制,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根据皮肤缺损形状设计切取皮瓣,皮瓣面积:3.5 cm×5.5 cm~6.0 cm×11.0 cm.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3~24个月.皮瓣
目的:制备万古霉素阳离子脂质体(cationic liposomal vancomycin,CLVs),确定制备的最佳处方并研究其性质.方法:采用正交法确定逆相蒸发法制备CLVs的最佳处方;采用HPLC法测定药物含量;运用微型葡聚糖凝胶柱分离脂质体混悬液中的CLVs与游离药;在电镜下观察CLVs的形态并检测其性质.结果:制备的CLVs为多囊脂质体;通过正交实验,确定逆相蒸发法制备CLVs的最佳配方
目的:制备万古霉素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魔芋葡苷聚糖支架并研究其体外药物释放性质和特点.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万古霉素阳离子脂质体(cationic liposomal vancomycin,CLVs),采用文献方法制备CLVs复合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魔芋葡苷聚糖支架,并采用中国药典推荐的方法Ⅲ溶出装置进行样品体外释放研究.结果:制备的CLVs为多囊脂质体;制备的脂质体平
目的:研究万古霉素阳离子脂质体(cationic liposomal vancomycin,CLVs)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魔芋葡苷聚糖支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方法:按照NCCLS M7-A8要求检测CLV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性,采用再生实验方法研究支架释放的CLV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敏感性和抑制率.结果:万古霉素和CLV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
目的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低和骨组织细微结构破坏为特点,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骨密度的测量在骨质疏松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和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为BMD测量的常用方法,并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因为两种方法采用的是
本研究通过设计和制备具有缓控释性质的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魔芋葡苷聚糖支架,通过实验数据和数学模型研究样本的释放过程,研究魔芋葡苷聚糖和脂质体含量对支架体外释放性质的影响.通过逆相蒸发法制备的脂质体,其平均粒径为185.75±16.33 nm,平均表面电荷为69.11±4.62 mV,平均包封率7.58±0.54%;电镜显示并证实,制备后的支架完整保存了脂质体的结构,从支架中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