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昆明拥有地缘、人文、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以10年的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为基础,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入世的背景下,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的提出,为昆明的发展迎来了历史机遇.本文以此为背景,在中国与东盟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框架下,对昆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战略地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把昆明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大都市的设想,并从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实施要点等几方面对昆明进行了新的战略定位.
【机 构】
: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昆明云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明拥有地缘、人文、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以10年的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为基础,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入世的背景下,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的提出,为昆明的发展迎来了历史机遇.本文以此为背景,在中国与东盟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框架下,对昆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战略地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把昆明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大都市的设想,并从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实施要点等几方面对昆明进行了新的战略定位.
其他文献
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乡镇企业成为宁波的经济主体,其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80﹪以上,80﹪以上的乡镇企业分布在乡村,从而形成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市场,进而形成城镇群落,在此基础上推进城市化进程,只能选择整体城市化的道路.大城市战略或小城镇战略都是不合时宜的.
本文综述了广东省科技厅开展专业镇(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示范工作的背景,分析了专业镇(产业集群)的形成、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专业镇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的工作思路.介绍了开展专业镇(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示范工作所取得的效果及进一步推动专业镇技术创新工作构想.
本文首先将集群划分为企业集群、产业集群和区域集群,这种划分既能表征集群参与主体的不同,又为研究集群的生成与演化机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概念框架,作者通过对企业集群、产业集群和区域集群演化过程的实证研究,阐述了高新技术产业空间拓展的规律.
本文以隆平农业高科技园为对象,研究探讨如何运作农业高科技园,发展农业高科技产业.本文认为,农业高科技园对于发展农业高科技产业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入世后农业高科技园发展农业高科技产业面临的机遇,必须融入市场,建立科技产业孵化机制,同时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
本文以美国硅谷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一个范例,探讨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簇群发展的条件,如,良好的游戏规则,知识密集,流动的高质量的劳动力,以结果为导向的精英体制,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开放的商业环境,大学、研究机构与产业界的互动,企业、政府与非赢利机构间的合作,高质量的生活,专业化的商业服务机构,等等.并结合我国的情况,指出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产业簇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
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许多先进国家均认识到科技、信息及知识对国家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性,将科技政策视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致力于科技资源的整合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以促进研发与创新、推进产业升级.技术预见是指不仅从技术的角度,而且从与之相关的更广泛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方面评估技术的潜力的过程.它已经被作为战略管理和规划的工具之一在一些国家得以运用,正在得到普遍的接受.本文对技术预见视野
在依靠增量投入推进发展变得极为有限的情况下,以存量资源整合,生产要素向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区域集聚的发展占理念占据了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在该理论的指导和实践中,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大规模地积聚、渗透、扩张,带动当地和周边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并在生产力空间布局上凸显区域化、规模化高密集成特征.在新的发展环境中,以虚拟经营推进高新产业集群跨越式成长将非常必要.本文在研究关中高新产业带虚拟经营实证的基
本文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视为生态学中的"群落",首先分析了群落生成的内在机理,指出群落中知识的流动是群落形成与进化的最重要载体,然后就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演化的外部环境条件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产学研合作是群落生成和发育的基本实现形式,风险投资为群落成长壮大提供动力保证,而创新文化环境是群落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水分.
近年来,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已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理论探讨的热点之一.本文以北京地区的信息技术产业为例,对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认为北京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已显现出雏形,而且相当完备,并体现出价值链区域分工的特征,但同时也存在着行为主体间联系薄弱、本地植根性差以及层次较低等问题.结合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文提出北京应重点发展软件、计算机、移动通信、网络、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是提升产业结构的重要组织形式.本文从分析宁波服装产业集群现象入手,着重分析了宁波服装产业集群对宁波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就进一步做大做强服装产业集群提出若干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