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主要利用黄河河口利津站的实测水沙资料,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黄河口水沙变化的特征及原因,探讨了黄河口未来水沙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黄河口的水沙量、年内分配、水沙搭配、洪水特征等均发生了变化;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因素、水保工程及水利工程的调节;未来黄河流域的降水不会发生趋势性变化,但由于流域各种耗水量的增加,黄河口未来60年来水来沙量将小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前
【机 构】
: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03
【出 处】
:
第七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要利用黄河河口利津站的实测水沙资料,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黄河口水沙变化的特征及原因,探讨了黄河口未来水沙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黄河口的水沙量、年内分配、水沙搭配、洪水特征等均发生了变化;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因素、水保工程及水利工程的调节;未来黄河流域的降水不会发生趋势性变化,但由于流域各种耗水量的增加,黄河口未来60年来水来沙量将小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前,而较上世纪90年代偏多,年均来水量大约在180亿m3左右.年均来沙量约5亿-6亿t。
其他文献
大朝山水库上游梯级为具有年调节能力的小湾水库,本次大朝山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研究仅针对小湾水库蓄水运行前。为了在小湾水电站投产前,合理利用大朝山水库调节库容,科学利用洪水资源,以不影响水库自身及上下游防洪安全、不增加水库淹没为前提,结合完善、可靠的水情测报系统,进行大朝山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研究,从水库泥沙淤积、水库淹没、能量指标、上下游防洪安全等方面综合分析比较,拟定大朝山水电站水库汛期
泥沙需氧量(SOD)是综合评价水体水质和环境特征时的一个重要的参数。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淡水域SOD测试成果,认为实验室测试值一般较现场测试值低;测试仓内流速小于底泥起动流速时,其大小对SOD值无影响;淤泥质底泥上测得的SOD值一般高于沙质底泥。借鉴国内外SOD现场实测经验,开展了长江通江湖泊的东湖、天鹅洲长江故道和洞庭湖SOD现场实测。武汉东湖和天鹅洲长江故道的SOD平均值分别为2.25 g/(m2
为了解决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的问题,许多国家都在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而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我国水资源配置“四横三纵”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是中央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在资料收集及案例分析基础上.分析了国外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尤其是对水、植物和水生动物生态群落等带来的影响采取的一些应对措施;同时依据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查资料。
本研究根据洛惠渠灌区地质地貌,将整个灌区划分为三层阶地,通过对三层阶地上的地下水盐动态进行实时监测.运用双因子方差分析方法,详细论述了地下水电导率随地下水位在不同时期及不同分布条件下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地下水电导率变化与水位变化有很大关系,且表现出很强的区域特征:各阶地EC值均随水位的上升而增加,高EC值出现在高水位区,第一阶地高水位电导率存在显著变异。另外,微地域环境、气候、生物、人类活动等外界
本文对黄河小北干流放淤工程“淤粗排细”泥沙粒径界定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黄河下游河道输送粗、细泥沙能力及粗泥沙对下游河道的危害.放淤工程“淤粗”粒径界定为0.05mm,“排细”粒径界定为0.025 mm比较合适。根据2004年黄河小北干流放淤试验工程放淤实践表明,适时、科学控制淤区退水闸的排沙比,可以实现“淤粗排细”的放淤目标。
本文通过对设计院提供的一期岸边取排水方案和一期取水头部取排水方案,对取水河段进行了不同典型流量下的流势、流态试验,不同频率典型洪水过程试验,典型水沙年试验。枯水期取水保证率试验等。根据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两种方案在取水河段的水流特性和基本冲淤规律、取水口附近的河床演变及取水口的进沙情况等,确定出一期岸边取排水方案优于一期取水头部取排水方案.为二期岸边取排水方案试验奠定了良好基础。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是我国西南地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论文以金沙江流域重要的干热河谷地段——云南省巧家县为例,在野外实地调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巧家县干热河谷区划分为1个立地类型小区。2个立地类型组。8个立地类型;通过对植被资源的调查分析,筛选出适合本区生长的25种植物,并将其与不同立地类型进行合理配置,以期为巧家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是1980年代中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前沿科学。BP神经网络模型是人工神经网络的重要模型之一。应用尤为广泛。洲滩演变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本文借助神经网络处理非线性问题的优势,在分析影响洲滩演变因素的基础上,以河段水沙变化和上游过渡段深泓走向等条件为输入向量,洲滩面积、长度、宽度、洲顶高程和位置为输出向量,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洲滩演变预测模型。经荆江河段三八滩、乌龟洲实
由于我国沿海挡潮闸闸下淤积问题严重,给社会经济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对它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针对我国河口挡潮闸闸下淤积问题及清淤技术进行分析和讨论,介绍了我国建闸河口闸下淤积的现状,分析了导致闸下淤积的原因.概括了闸下淤积及清淤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研究闸下淤积和清淤技术的难点,为相应河口闸下淤积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在大量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对瓯江口海区的地貌特征、河道径流特征、河道输沙特征、潮汐特征、潮流特征、余流特征、波浪特征、含沙量特征、泥沙来源、盐度特征、悬沙粒径和底质粒径特征、瓯江南北口的分流和分沙特征、中水道和北水道的分流和分沙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实测资料分析得到了瓯江口挟沙力公式,得到了平衡水深公式,为瓯江河口的工程开发建设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主要研究成果表明:①瓯江口的潮汐属正规半日潮类型